五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官的简介:
wǔ guān
1.五行之宫。古代传说中的五神。 2.分司天﹑地﹑神﹑民﹑类物的五种官职。 3.殷周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 4.泛指百官。 5.古代宫中女官名。 6.指五官中郎将。 7.司历之官。 8.人体五种器官。耳﹑目﹑鼻﹑口﹑形。或谓耳﹑目﹑鼻﹑口﹑心。 9.人体五种器官。中医学谓鼻﹑目﹑口﹑舌﹑耳。 10.人体五种器官。指眼﹑耳﹑鼻﹑喉﹑口。 11.人体五种器官。通常指耳﹑目﹑口﹑鼻﹑身;亦多用以指脸上的器官。
1.五行之宫。古代传说中的五神。 2.分司天﹑地﹑神﹑民﹑类物的五种官职。 3.殷周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 4.泛指百官。 5.古代宫中女官名。 6.指五官中郎将。 7.司历之官。 8.人体五种器官。耳﹑目﹑鼻﹑口﹑形。或谓耳﹑目﹑鼻﹑口﹑心。 9.人体五种器官。中医学谓鼻﹑目﹑口﹑舌﹑耳。 10.人体五种器官。指眼﹑耳﹑鼻﹑喉﹑口。 11.人体五种器官。通常指耳﹑目﹑口﹑鼻﹑身;亦多用以指脸上的器官。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指人的双手、口、耳、目。
2. 指人的鼻、目、口、舌、耳。
1. 人面目上的耳、目、口、鼻等器官的总称。如:「五官分明」、「五官清秀」。《荀子.正名》:「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
2. 殷周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韩非子.五蠹》:「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
3. 五行之官。古代传说中的五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4. 分司天、地、神、民、类物的五种官职。《国语.楚语下》:「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
5. 司历之官,自唐迄清皆置之。《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乾元元年置五官,有春、夏、秋、冬、中五官之名。」
6. 秦、汉时的武职。为皇帝的侍从官。如秦汉时有五官、左、右中郎将,东汉时有五官侍郎、五官郎中诸官。
《五官》一词源自中医理论和人体解剖学,指的是人体面部的主要感觉器官:眼、耳、鼻、舌、唇。它们分别感知视觉(眼睛)、听觉(耳朵)、嗅觉(鼻子)、味觉(舌头),触觉主要是通过皮肤感知,但有时也与嘴唇等部位有关。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五官被认为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窗口,通常认为每个器官都对应着不同的脏腑功能。
以下是五个使用“五官”这个词的造句:
- 他用敏锐的五官观察周围的一切,就像侦探一般。
- 小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通过他的五官去探索、感受。
- 美食博主注重从食物的味道到外观的每一个细节,用其五感全面体验美食。
- 一个艺术家需要发展自己的五官来捕捉世界的美。
-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的功能可以通过观察人的五官得到一定的体现。
分词解释
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官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