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的拼音、解释、组词
橘子洲的简介:
jú zǐ zhōu
1.见"橘洲"。
1.见"橘洲"。
- AI解释
《橘子洲》是毛泽东主席的一首著名诗词,原名《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这首词描绘了湘江边橘子洲头秋日的美丽景色,并借此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人民革命的深刻思考和宏大抱负。以下是该诗的部分内容及其解释:
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物霜天竞自由。
详细解释: 1. 独立寒秋:在寒冷的秋天独自站立。"独立"表现出诗人的孤傲与自信;"寒秋"点明了季节特征。 2. 湘江北去:湘江向北流去。这句描绘出湘江蜿蜒曲折的自然美景。 3. 橘子洲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橘子洲,是观赏湘江风光的好地方。“头”字表明此处是游览的最佳起点。 4.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极目远眺,看到无数座山上都被枫叶染成了红色。"遍"和"尽"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壮丽景色。 5.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广阔的江面上,许多船只在竞相航行。“漫”形容江面之宽广,“碧”表现水色清朗明净。 6.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天空中鹰在自由地飞翔;水中鱼儿轻快地游动。"击"、"翔"生动展现了动物们的生活状态。 7. 万物霜天竞自由:秋日的严寒下,所有生物都在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霜天”点出时令,“竞”字强调了生命力旺盛。
造句示例: 1. 我漫步在橘子洲头,欣赏着湘江两岸的美景。 2.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起去橘子洲游玩踏青。 3. 毛泽东曾在这里写下《沁园春·长沙》,激励无数青年为国奉献。 4. 秋季到了,橘子洲头满是红叶,景色十分迷人。 5. 学习毛泽东主席在橘子洲的诗词,让我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分词解释
橘
jú
1 常绿乔木,果实称“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种子、树叶、果皮均可入药:~红。~络。~黄色。~化为枳(喻人必然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洲
zhōu
1 水中的陆地:沙~。~渚。2 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七大~。~际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