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熟黄粱的拼音、解释、组词

梦熟黄粱的简介:

mèng shú huáng liáng
黄粱:粟米。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样。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黄粱一梦」。见「黄粱一梦」条。

2. 此处所列为「黄粱一梦」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沈既济《枕中记》(据《唐人小说》引)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适之谓?」翁曰:「此不谓适,而何谓适?」答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今已适壮,犹勤畎亩,非困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时主人方蒸黍1>。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2>。」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3>。生俛首4>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5>女。……明年,举进士,登第;释褐秘校6>;应制7>,转渭南尉;俄迁监察御史;转起居舍人8>,知制诰9>。三载,出典同州10>,迁陕牧。……出入中外11>,徊翔台阁12>,五十余年,崇盛赫奕13>。性颇奢荡,甚好佚乐,后庭声色14>,皆第一绮丽。前后赐良田、甲第15>、佳人、名马,不可胜数。后年渐衰迈,屡乞骸骨16>,不许。……是夕,薨17>。卢生欠伸18>而悟,见其身方偃19>于邸舍20>,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21>。生蹶然22>而兴,曰:「岂其梦寐也?」翁谓生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 〔注解〕 (1) 黍:植物名,即今俗称之黄米。一年生草本。叶细长而尖,有粗毛,平行脉。果实呈淡黄白色,带黏性;宜于大暑时植于旱田。 (2) 荣适如志:如愿获得荣华富贵。 (3) 窍其两端:两头有孔。窍,音ㄑ|ㄠˋ,孔。 (4) 俛首:低头。俛,音ㄈㄨˇ。 (5) 清河崔氏:清河县的崔姓世家。清河,唐朝县名,故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崔氏,在唐代为豪门大姓。 (6) 释褐秘校:授予掌管典籍或起草文书之官。释褐,古时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粗布衣服而换穿官服。后比喻做官或进士的及第授官。褐,音ㄏㄜˊ。 (7) 应制:即应诏,奉皇帝的诏命。 (8) 起居舍人:职官名。即古代右史记言之职。 (9) 知制诰:职官名。唐宋两朝专掌内命,典司诏诰的官吏。 (10) 出典同州:出任为同州刺史。典,掌管。 (11) 中外:朝廷内外。 (12) 徊翔台阁:历任尚书多年。徊翔,来往出入。台阁,朝廷、庙堂,指担任显耀官职。 (13) 赫奕:光明显耀的样子。指官位高贵。 (14) 声色:淫靡的音乐与美色,泛指荒嬉娱乐之事。此指歌妓。 (15) 甲第:豪门贵族的宅第。 (16) 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旧称大臣辞官,言使骸骨得归葬乡土。骸,音ㄏㄞˊ。 (17) 薨:音ㄏㄨㄥ,称古代诸侯或大官的死亡。 (18) 欠伸:张嘴哈气伸懒腰。 (19) 偃:音|ㄢˇ,倒卧。 (20) 邸舍:客栈、旅馆。邸,音ㄉ|ˇ。 (21) 触类如故:身旁所有事物还是和从前一样。 (22) 蹶然:急起、惊起的样子。蹶,音ㄐㄩㄝˊ。

3. 此处所列为「黄粱一梦」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穷困潦倒的卢姓书生,在一次路过邯郸的途中,在一家旅店里巧遇一位吕姓道士,两人相谈甚欢。言谈中,卢生感慨自己人生不得意,有志难伸。交谈了一阵子后,卢生感到疲倦,想休息一下,此时旅店的主人正在蒸煮著黄粱饭。于是道士就拿了一个枕头给卢生,说:「你枕著这个枕头好好睡一觉,就可以如你所愿,得到荣华富贵。」睡梦中,卢生梦到自己娶了一个崔氏大户人家的女儿为妻。仕途非常顺遂,连连升迁,位高权重且俸禄极为丰厚;拥有许多良田、宅第、美女和马匹,享受著无尽的荣华富贵,一直活到很老才死去。此时,卢生因为伸了个懒腰而醒了过来,发现自己睡卧在旅店中,而道士仍在身边,旅店主人的黄粱饭都还没有煮熟呢!他感到很惊讶,所看到的事物都和原来的一样,就说:「难道那些荣华富贵,都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吗?」道士回答说:「现在你应该知道,人一生所追求的,不过就是一场梦而已!」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黄粱一梦」,用来比喻荣华富贵如梦似幻,终归泡影。

《梦熟黄粱》这个词语实际上由两个典故融合而来,分别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个著名故事:“黄粱一梦”和“熟读唐诗三百首”。但需要注意的是,“梦熟黄粱”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用语,在正式的语言环境中并不常用。不过可以拆开理解其含义。

  1. 黄粱一梦:这个典故出自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讲述了一个叫卢生的人在旅店遇道士,经过一番交谈后,道士为他做了一顿美餐,并给他枕上一个叫“如意”的枕头。卢生梦见自己成为官宦显贵,荣华富贵,享尽人间一切欢乐,直到天明,却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场梦,而锅里的黄粱米还没煮熟。

  2. 熟读唐诗三百首:这个说法强调了通过广泛阅读和深入理解唐诗,可以极大地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这句俗语出自清代袁枚的《续诗品·尚识》一书,原意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即表示即使不擅长创作诗歌的人,也能通过广泛阅读而培养出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和表达技巧。

由于这两个典故分别独立成义,“梦熟黄粱”作为一个整体的用法并不常见。不过我们可以将其含义融合,创造一个比喻性用语:形容某人虽经过深入学习和大量实践(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但最终未能实现心中的梦想或理想(如同“黄粱一梦”)。这样的说法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但在文学创作中可以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来使用。

造句

  1. 尽管他熟读了无数唐诗宋词,却始终未能如愿成为一位真正的诗人。
  2. 这位年轻人从少年时代就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虽然研究生涯并未达到他的预期目标,但他的勤奋和执着为科学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似乎是在“梦熟黄粱”的基础上进行的变通表达。
  3. 尽管他在商海中经历了无数次的起伏,但通过熟读市场规律和经济理论书籍,最终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个句子尝试将两者的意境结合在一起使用。
  4. 他的文学之路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他通过反复研读古典名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这同样是对两段故事精神的一种融合应用。
  5. 虽然他通过多年苦学“熟读唐诗三百首”,但最终未能如愿成为诗人。这句话直接使用了两个典故,并且符合“梦熟黄粱”的意境。

请注意,这些句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用法,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梦熟黄粱”这一概念所进行的创意运用。

分词解释

mèng

1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2 做梦:~见。3 比喻幻想或愿望:~想。

shú,shóu

1 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饭~了。2 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又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成~。瓜~蒂落。3 程度深:~睡。~思(经久而周密地思考)。深思~虑。4 做某种工作时间长了,精通而有经验:~练。娴~。~习。~能生巧。5 习惯,常见,知道清楚:~人。~悉。~记(强记)。轻车~路。6 经过加工炼制的:~铁。~皮子。~石膏。~石灰。

huáng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2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5 姓。

liáng

1 粟的优良品种的总称:一枕黄~。2 〔高~〕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红褐色,可食,亦可酿酒、制淀粉。杆可用来编席、造纸等。亦称“蜀黍”。3 精美的主食:膏~(泛指美味的饭菜,如“~~子弟”,旧时指达官贵人家的子弟)。~糗(粱制的干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