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冠楚囚的拼音、解释、组词
南冠楚囚的简介:
nán guān chǔ qiú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南冠,南方楚人的头冠,借指囚犯。春秋时,楚人钟仪戴著故乡南国的帽子被囚。典出左传˙成公九年。后比喻为被羁囚的人不忘故国衣冠。唐˙赵嘏˙长安晚秋诗: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因。
1. 南冠,南方楚人的头冠,借指囚犯。春秋时,楚人钟仪戴著故乡南国的帽子被囚。典出《左传.成公九年》。后比喻为被羁囚的人不忘故国衣冠。唐.赵嘏〈长安晚秋〉诗:「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南冠楚囚》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用来形容被俘虏或者流亡在外的人,尤其是那些身陷囹圄、处境艰难但仍坚守气节的文人士大夫。其中,“南冠”指的是古代南方地区的刑具或囚帽;“楚囚”,这里特指春秋时期被楚国囚禁的宋国使者钟仪。
解释
- 南冠:在古代,南方地区的人因某种原因戴上一种特殊的帽子或作为刑具使用。后来用“南冠”来象征被拘捕、囚禁的状态。
- 楚囚:楚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这里特指钟仪,他是宋国的使者,在楚国被俘后仍保持了高尚的气节。
造句
-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很多文人成为南冠楚囚,但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 即便是在最艰难的处境中,那些真正的士人都能表现出南冠楚囚般的坚韧与高洁。
- 尽管身陷囹圄,这位政治犯依旧保持着南冠楚囚的精神风貌,从容面对困境。
- 面对逆境和困难,我们应学习古人的风骨,保持南冠楚囚般的傲然姿态。
- 这些学者们虽然四处流亡、沦为南冠楚囚,但他们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与传播。
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坚守气节、不屈不挠精神的高度赞扬和敬仰。在现代语境中,“南冠楚囚”用来形容身处困境但仍保持高尚情操的人或处境艰难却仍坚持原则的人。
分词解释
南
nán,nā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2 姓。
冠
guān,guàn
1 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
楚
chǔ
1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2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夏~。~掠(拷打)。~挞(拷打)。3 中国春秋时国名:~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声。~歌(楚人之歌)。~狂。~腰(泛称女子的细腰)。~辞。四面~歌。~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4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剧。5 痛苦:苦~。痛~。凄~。酸~。6 清晰,鲜明,整洁:清~。衣冠~~。7 姓。
囚
qiú
1 拘禁:~禁。~车。~牢。2 被拘禁的人:~犯。~徒。死~。~首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