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观俯察的拼音、解释、组词
仰观俯察的简介:
yǎng guān fǔ chá
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抬头观看天文,低头勘察地理。语本易经˙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后形容仔细观察研究。文选˙嵇康˙养生论:故有一切之寿,仰观俯察莫不皆然。孤本元明杂剧˙齐天大圣˙第四折:年至于七岁,经典一览,悉皆默会,仰观俯察,弃国辞朝。
1. 抬头观看天文,低头勘察地理。语本《易经.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后形容仔细观察研究。《文选.嵇康.养生论》:「故有一切之寿,仰观俯察莫不皆然。」《孤本元明杂剧.齐天大圣.第四折》:「年至于七岁,经典一览,悉皆默会,仰观俯察,弃国辞朝。」
词语详解:仰观俯察
释义: "仰观俯察"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常用于描述人们通过观察自然天地、万物之理来认识宇宙规律或探求学问的方法。这个词组中的“仰”是指向上看,即从高处向下观察;“俯”则是指向下看,即从低处向上看。整体而言,“仰观俯察”强调的是通过全面的视角,由外及内、由上至下地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引申义: 1. 学问探索:在学术研究或理论探讨中,不仅要广泛阅读文献资料(从高处看)、还要实地考察实验(低下头看)。 2. 人生哲理:在哲学思考或自我修养上,不仅需要深入学习经典著作(仰观),还需要结合现实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体会(俯察)。
例句:
- 学者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时,必须做到“仰观俯察”,既要有文献资料的研究深度,又要在实地考察中获得第一手材料。
- 对于自然现象的探究,科学家们需要运用“仰观俯察”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 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广泛阅读经典著作(仰观),还要深入生活实际去体验、感悟(俯察)。
- 历史学家研究某个时期的社会风貌时,需要通过考古资料(俯察)、文献记载(仰观)等多种途径来全面把握历史真相。
- 为了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天文学家们不仅依赖望远镜等设备进行太空观测(仰观),还需要结合地面观测数据及理论模型来进行综合研究(俯察)。
分词解释
仰
yǎng,áng
1 脸向上,与“俯”相对:~首。~望。2 敬慕:久~。敬~。3 依赖:~承。~赖。~仗。~人鼻息。4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即尊照。5 服下,指服毒:~药(服毒药自杀)。~毒。6 姓。
俯
fǔ
1 向下,低头,与“仰”相对:~身。~视。~瞰。~首。~临。~拾即是。~仰。2 潜伏,卧伏:季秋之月“蛰虫咸~在内”。3 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允。~念。~恤(请求对方体恤)。~察。~顺。
察
chá
1 仔细看,调查研究:~看。~核。观~。考~(➊实地观察调查,如“科学~~”;➋细致深刻地观察,如“科学研究要勤于~~和思考”)。~觉。~访。~勘。~探。明~秋毫(“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