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的拼音、解释、组词

淳化的简介:

chún/zhūn huà/huā
1.纯正平和。 2.敦厚的教化。 3.犹驯化。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淳厚的教化。《旧五代史.卷三八.唐书.明宗本纪四》:「陛下自膺人望,岁时丰稔,亦淳化所致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

2. 县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3. 宋朝太宗的年号(西元990~994)。

《淳化》,这个词组来源于中国历史,具体指的是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期间的一个年号,即淳化元年至淳化三年(公元990年-996年)。淳化时期的统治以提倡儒学、发展教育和文学为主要政策,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是北宋早期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淳化》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

词语详解

淳化:作为宋太宗的一个年号,象征着“纯正而有教养”的统治理念。在历史文献中,“淳”意为淳厚、纯洁;“化”,则是指教化、感化的意思。因此,这个年号反映了当时朝廷致力于通过教育和文化活动来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和社会风气。

造句

  1. 宋代的淳化年间,许多著名文人墨客活跃在学术和文学领域。
  2. 虽然《淳化阁帖》是在北宋初年的淳化时期编纂完成的,但它代表了整个唐代书法艺术的精华。
  3. 淳化的治国理念是通过教育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社会道德水平,从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标。
  4.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宋代历史中的《淳化》,可以从中汲取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方面的有益启示。
  5. 在古代中国,“淳化”一词不仅象征着宋太宗时期的社会氛围,也成为了后世追求文治、教化的代名词。

这些句子涵盖了从历史背景到思想理念的广泛内容,有助于理解《淳化》这一概念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分词解释

chún,zhūn

1 朴实:~朴。~厚。~古。~风(质朴敦厚的风气)。2 成对。3 古同“醇”,酒味厚、纯。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