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守孝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试守孝子的简介:

shì shǒu xiào zǐ
1.对晋王绥的谑称。谓未知父母存亡而预为守孝。据《晋书.王绥传》载﹕王绥少有美称﹐实鄙而无行。

  • AI解释

词汇“试守孝子”并非常见或正式的成语或者常用词组,但从其字面意思分析,可以尝试推测出它的含义。根据“试”(考验、测试)、“守孝”(在父母去世后按照传统进行的一种为期三年的丧礼期间,子女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孝子”(指非常孝顺的人),我们可以推断这个词可能指的是对某个自称非常孝顺的人进行行为上的检验或考察。

不过,在正式的语言资源中,并未找到“试守孝子”的确切定义。以下为基于上述推测的解释:

详细解释:试守孝子”一词,虽然不是标准词汇,但其含义可以理解为对一个声称自己是十分孝顺的人进行实际行为方面的考验或测试。这样的表达方式主要用于教育、文学作品中,或是日常对话中用来讨论一个人是否真正具备深厚的孝心。

造句: 1. 在这次家族聚会上,长辈决定让这位青年接受“试守孝子”的检验,看他能否真正理解并实践孝道。 2. 某电视台正在寻找一个“试守孝子”作为节目嘉宾,希望他能够通过一系列考验,证明自己的孝心。 3. 父亲要求小李在清明节期间陪母亲去扫墓,以此对他进行一次“试守孝子”的测试。 4. 为了更好地教育子女们,老师组织了一个角色扮演游戏,其中就包括了一位“试守孝子”的挑战任务。 5. 在家风传承的家族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参与“试守孝子”环节,学习到了更多的传统美德。

分词解释

shì

1 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车。~图。~航。~问。尝~。~金石。2 考,测验:~场。~卷。~题。笔~。考~。口~。

shǒu

1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2 看管:看~。~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4 遵照:遵~。~法。~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6 呆在一起:厮~。7 节操:操~。8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xiào

1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敬。~廉(①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②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道。~子贤孙。2 居丧的事:守~。吊~。3 丧服:戴~。~衣。4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