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的简介:
shén ér míng zhī,cún hū qí rén
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 AI解释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这句话出自《庄子·外篇·天道》,原句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意思是圣人能够领悟天地的奥妙和法则,并且深刻理解万物的道理。这里的“神而明之”强调了这种理解和领悟的能力在于人的天分或悟性。
具体解释为:“神”,这里指神秘、玄妙;“明”,通晓、了解;“存乎其人”,意思是这种能力或者特质存在于某个人身上,暗示着这是某些天才人物特有的才能。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哲学中关于万物都有内在规律和法则的观点,并强调领悟这些奥秘是人的智慧与修为。
以下是五个使用该句子的造句示例:
- 他虽非科班出身,但对音乐的理解却达到了神而明之的地步,创作出许多传世之作。
- 在艺术创作领域中,有些大师能够将普通事物转化成非凡的艺术品,这便是“神而明之”的体现。
- 这位年轻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令人惊叹,他仿佛能洞察自然界的秘密,做到了“神而明之”。
- 从这些作品来看,艺术家对色彩和构图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真可谓“神而明之”。
- 学术研究中,能够深入剖析问题本质,并提出独到见解的研究者,往往展现出“神而明之”的能力。
这些造句旨在突出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某些人具有非凡的理解力或洞察力,能够在特定领域达到深刻理解的境界。
分词解释
神
shén
1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仙。~怪。~主。~社。~农。~甫。~权。鬼使~差。2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秘。~奇。~异。~话。~机妙算。3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勇。~医。~通。~圣。~速。4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凝~。~魂颠倒。5 表情:~色。~采。~姿。~志。6 精神:~清气爽。7 姓。
而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存
cún
1 东西在那里,人活着:~在。~亡。生~。2 保留,留下:保~。留~。~照。~疑。去伪~真。3 寄放:寄~。4 停聚:~水。5 怀有,怀着:~心。不~任何奢望。
乎
hū
1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2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3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4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5 古同“呼”,呜呼。
其
qí,jī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人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