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人格的拼音、解释、组词

理想人格的简介:

lǐ xiǎng rén gé
道德上的完美典型。是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理想的最高体现。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理想人格。如中国古代儒家提倡的“圣人”,明清之际黄宗羲、颜元等提倡的“豪杰”。无产阶级的理想人格是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共产主义新人。

  • AI解释

理想人格》这个词汇主要涉及到个人修养与道德追求,它指的是人们认为应该具备的理想状态或行为模式。理想人格通常包含了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等方面。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下,对于“理想人格”的具体内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普遍包括诚实、正直、勇敢、有爱心、责任感强等正面特质。

详细解释

  1. 诚实正直:要求个体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欺骗他人。
  2. 勇气与毅力: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并坚持自己的信念直到成功。
  3. 善良与同情心:关心他人的感受并愿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4. 责任感强:对个人的行为结果以及对他人的责任感到重视。
  5. 自我修养:不断学习提高和完善自己,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造句

  1. 小明总是以理想人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同学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 作为一名理想的领导者,李总始终致力于培养员工的理想人格和职业道德素养。
  3. 在这次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展现了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理想人格魅力。
  4. 学校经常组织各种活动,旨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的人格特质。
  5. 理想人格不仅是个人成长的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之一。

分词解释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xiǎng

1 动脑筋,思索:感~。思~。~法。~象(配置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入非非。异~天开。幻~。2 推测,认为:~必。~见(由推想而知道)。~来(表示只是根据推测,不敢完全肯定)。~当然(凭主观推测,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不堪设~。3 希望,打算:休~。理~。~望。妄~。4 怀念,惦记:~念。朝思暮~。5 像:云~衣裳花~容。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4 阻碍,隔阂:~~不入。5 击,打:~斗。~杀。6 推究:~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于上下。9 感通:~于皇天。10 变革,纠正:~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