肄习的拼音、解释、组词

肄习的简介:

yì xí
1.学习;练习;演习。

  • AI解释

肄习》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少见,但根据字面和相关语境推测,“肄”通常指继续学习或练习,“习”则多用于描述某种技能、学问或者习惯等的实践过程。结合两者的含义来看,《肄习》可以理解为“继续学习或练习”的意思,更具体地,也可以被解释为在学校或其他教育环境中持续进行学术或技艺的学习和训练。

详细解释:

  • :古代指学生在校学习或练习,也有延续、继续的意思。
  • :通过反复实践来熟练掌握某项技能或知识。

综上所述,《肄习》可以理解为“继续学习”、“刻苦修炼”或者“勤练不辍”,强调的是在某一领域持续地进行深入的学习与训练的过程。

造句:

  1. 为了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他坚持每天练习,可谓《肄习》不懈。
  2. 在这次比赛中,她通过长期的《肄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 对于语言学习而言,《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不断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4. 老师鼓励学生们要《肄习》所学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5. 为了更好地准备即将到来的比赛,他决定更加努力地进行《肄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

分词解释

1 学习;练习。如:肄习;肄业。《説文•聿部》:“,習也。肄,篆文。”2 检查;査验。《漢書•酷吏傳•義縱》:“歲餘,關吏税肄郡國出入關者,號曰:‘寧見乳虎,無直甯成之怒。’”3 蘖;嫩条。《廣韻•至韻》:“肄,嫩條也。”4 余。《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晋國不恤周宗之闕,而夏肄是屏。”5 劳苦。《玉篇•帇部》:“肄,勞也。”

1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学~。实~。2 学:~文。~武。3 对某事熟悉:~见。~闻。~以为常。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惯。积~。陈规陋~。5 相因:世代相~。~~相因。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