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邑大都的拼音、解释、组词

通邑大都的简介:

tōng yì dà dōu
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 AI解释

通邑大都》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多见,主要用来指代规模较大、商业繁盛的城市或区域。它通常指的是在某个时代或地区内比较重要的城市,在地理范围上可能超过了普通的乡村聚落,但相较于国都(即首都)而言又较小一些。

详细解释

  • 通邑:古代对较大规模的集镇或城市的称呼,强调的是此地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和商业活动频繁。
  • 大都: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更为重要、繁华的城市。大都是指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特殊地位的城市。

结合两者来看,“通邑大都”可以理解为那些不仅规模较大,在地理位置上也较为重要的城市或区域,它们往往是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造句

  1. 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临淄城被誉为天下第一“通邑大都”,是当时繁华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
  2. 古代中国的洛阳作为东周至西汉时期的“通邑大都”,曾见证了无数辉煌的历史事件。
  3. 汉唐时期的长安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名副其实的“通邑大都”,经济文化繁荣。
  4. 南北朝时,建康(今南京)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南方地区的“通邑大都”之一。
  5. 宋代时期,开封作为北宋首都,不仅是皇帝居住地,更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通邑大都”。

通过上述造句可以看出,“通邑大都”这一词汇常用来描述在某一历史时期内具有一定重要性的城市或区域。

分词解释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1 城市,都城:城~。都~。2 旧指县:~人(同乡的人)。~庠(明清时称县学)。~宰。3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4 古同“悒”,愁闷不安。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dū,dōu

1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4 总:~为一集。5 居:“~卿相之位”。6 古代称头目、首领。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