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帔的拼音、解释、组词

冠帔的简介:

guān/guàn pèi
1.古代妇女之服饰。冠,帽子。帔,披肩。 2.泛指道士的服装。 3.借指道士。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官家夫人的服饰。明.凌蒙初《红拂记》第四出:「夫人早来也!(旦冠帔上)则俺红拂。」

词语“冠帔”在古代汉语中特指礼服和礼帽,通常用于描述古代官员或贵族穿戴的正式服饰。其中,“冠”指的是礼帽,而“帔”则是指披肩或围巾,用以覆盖肩膀或作为装饰之用。“冠帔”一词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多用来描绘特定场合下人们的穿着打扮。

详细解释

  1. :在古代中国,不同等级的人所戴的帽子种类繁多,从帝王的冕冠到士人的纱帽,每一类都有严格的规定。它不仅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体现了礼仪规范。
  2. :帔通常是一种长形的围巾或披肩,常与冠一起使用,其样式、材质等也会根据佩戴者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

造句

  1. 在古代宫廷的宴会上,文官们身着华贵的朝服,头戴精美的冠,披上长长的帔,显得格外威严庄重。
  2. 按照传统礼节,参加祭祀活动时必须穿戴完整的冠帔服饰,以表达对神灵的尊敬和敬畏之心。
  3. 古代士大夫阶层在正式场合会穿上代表身份地位的冠帔,以此展示个人品格和家族背景。
  4. 为了迎接重要的宾客来访,主人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套精致的冠帔,希望能借此彰显主人的尊贵与热情。
  5. 在古代戏曲中,角色们根据其身份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冠帔装扮,这种细致入微的设计增强了剧目的真实感与观赏性。

这些造句不仅体现了“冠帔”在古代服饰中的重要地位,还反映了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礼仪规范。

分词解释

guān,guàn

1 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