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怒如水火的拼音、解释、组词
众怒如水火的简介:
zhòng nù rú shuǐ huǒ
众人的愤怒如同水火一样无情。形容百姓的意愿不可冒犯。
众人的愤怒如同水火一样无情。形容百姓的意愿不可冒犯。
- AI解释
《众怒如水火》这一说法虽非正式成语,但从其字面意义及所传达的概念来看,它形象地描述了公众愤怒的力量如同水和火焰般强大且难以控制。这里的“水”象征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火”则代表强烈的激情与破坏力。“众怒”,意为许多人共同的愤怒或不满情绪。
详细解释
- 众怒:指许多人的愤怒、不满或反对情绪,通常指向某个事件或行为。
- 如水火:表示愤怒如同水和火焰一般强大且难以控制。比喻这种情绪强烈到可以破坏一切的程度。
在历史和社会实践中,“众怒”往往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迅速,公众的不满情绪可以快速蔓延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因此,这一说法警示人们不应忽视大众的情绪与意见。
造句
- 面对众怒如水火的社会舆论,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平息争议。
- 这个政策引起了众怒如水火的抗议,最终不得不做出调整。
- 一个企业如果忽视了众怒如水火的消费者反馈,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不当的行为都可能激发众怒如水火的社会反应。
- 政治人物若不关注民众诉求,容易使自己的处境陷入众怒如水火的困境。
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众怒如水火”的广泛含义及其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众
zhòng
1 许多:与“寡”相对:~人。~多。~矢之的。芸芸~生。2 许多人:大~。群~。民~。~口铄金。~目睽睽。~叛亲离。~擎易举。
怒
nù
1 生气,气愤:~色。~视。~叱。~骂。恼~。息~。2 气势盛:~涛。~火。心花~放。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4 谴责:“若不可教而后~之”。
如
rú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水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
火
huǒ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4 发怒,怒气:~暴。~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6 形容红色的:~红。~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