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的拼音、解释、组词

木秀于林的简介:

mù xiù yú lín
秀:出众,突出。高出森林的大树。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也措指新人新事刚刚出现。

  • AI解释

木秀于林》,这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文化的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些人或事物在同类中显得特别突出或者出众。字面意思是“树木比森林里的其他树更加高大”,形象地比喻某个个体在其群体或环境中格外显眼。

成语解析:

  • 木: 树木。
  • 秀于林: 在树林里特别高耸、出众,形容的是高度和显著性。
  • 引申义: 用来形容在同类中表现突出的人或事物。

这句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在团队、行业或者其他领域内显得尤为优秀的人或者事物。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赞扬这些人的卓越,但实际上也隐含着对这种“木秀于林”的人可能遭遇的嫉妒、排挤甚至攻击的一种警告和提醒,鼓励人们保持低调、平和的态度。

造句示例:

  1. 小明这次数学竞赛中得了满分,真是木秀于林,鹤立鸡群。
  2. 她在公司里工作能力出众,被大家称为“木秀于林”的员工。
  3. 这位设计师的作品总是能脱颖而出,就像那在森林中最显眼的一棵树。
  4. 他在篮球场上速度和技巧都胜人一筹,自然成为球队中最为突出的球员之一。
  5. 小李这次演讲比赛表现得非常出色,确实是木秀于林了。

分词解释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xiù

1 植物吐穗开花,多指庄稼:~穗。~而不实(喻人很聪明,却未做出实际成绩)。苗而不~(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2 特别优异的,亦指特别优异的人:~异。~才。优~。后起之~。3 美丽而不俗气:~丽。~劲。~俊。~拔(秀丽而挺拔)。清~。~外慧中(外貌俊美,内心聪明)。4 中国元明两代称贵族、官僚、富室子弟(称平民子弟为“郎”):不郎不~(喻不成材或没出息)。5 茂盛:佳木~而繁荫。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lín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