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病的拼音、解释、组词
时令病的简介:
shí líng/lǐng/lìng bìng
1.在一定季节流行的疾病。
1.在一定季节流行的疾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在一定季节流行的疾病。如夏季的热病、秋季的秋燥等。
《时令病》,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医学术语,但它可以理解为因季节变化而引发的身体疾病或不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时令”一词往往与四时之气、气候变化相关联,这些因素被认为能够影响人的健康状态。“时令病”的说法通常出现在一些传统养生著作或民间智慧中,指的是随着季节的更替,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可能出现的各类病症。
详细解释
- 时令:指四季交替的时间节点,亦可泛指不同时间段内特定的气候条件。
- 病:此处特指由外部因素(如气候变化)引起的健康状况变化或疾病状态。
造句
- 春季气温忽高忽低,容易导致一些时令性疾病,例如感冒和过敏症。
- 秋风起时,很多人会感到鼻子痒、流鼻涕,这很可能是秋季常见的时令病症状之一。
- 夏天高温多湿,有些人会出现消化不良或腹泻等时令病,注意饮食调理很重要。
- 冬季寒冷干燥,皮肤干燥瘙痒是很多人的困扰,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时令病表现。
- 在养生方面,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预防时令病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冬季应加强身体保暖。
注意
上述“时令病”并不是医学上的专业术语,在现代医学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分类。但在日常生活中,“时令病”的概念被广泛用于描述与季节变化相关的健康问题或不适感。
分词解释
时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令
líng,lǐng,lìng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病
bìng
1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症。~例。~痛。~情。~源。~愈。~变。~危。~逝。~榻。~残。2 缺点,错误:语~。通~。弊~。3 损害,祸害:祸国~民。4 不满,责备:诟~。5 烦躁,担忧:“郑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