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1083-1140)的拼音、解释、组词

李纲(1083-1140)的简介:

lǐ gāng (1083-1140)
宋代大臣。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进士出身。初为兵部侍郎。1126年初,金兵南下包围东京(今河南开封),他反对迁都,力主抵抗,领导东京军民坚守月余,迫使金军撤退。不久以“专主战议”被排挤出东京。次年高宗即位,起用他为宰相。主张严惩投降金国的张邦昌,用两河义军收复失地,以宗泽为开封留守。但不久又被排斥。后多次上疏陈说抗金大计,未被采纳。

  • AI解释

《李纲(1083-1140)》中的“李纲”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坚决抗金、忠贞不渝闻名于世,是宋朝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

李纲的详细解释

生平与成就 - 政治生涯: 李纲在北宋末年进入官场,在宋钦宗赵桓继位后担任宰相。他主张抵抗金兵入侵,提出了一系列抗敌策略。 - 军事领导: 他在靖康之难期间,任东京留守,成功组织了一段时间的防御战,但最终未能抵挡住金军的进攻。 - 忠贞不渝: 在被贬谪后仍然保持其忠君爱国之心,在晚年著书立说,继续为国家振兴而努力。

造句

  1. 李纲坚决主张抗金,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爱国将领的决心与勇气。
  2. 尽管遭受多次打击,李纲始终不改初衷,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立场。
  3.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正是有了像李纲这样忠诚的士大夫,才使宋朝的历史充满了波澜壮阔的故事。
  4. 李纲不仅是军事上的英雄人物,更是一个充满智慧、品格高尚的思想家。
  5. 研究历史时,我们应学习像李纲这样面对逆境依然不屈的人格精神。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李纲在历史中的形象和他所代表的精神价值。

分词解释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gāng

1 提网的总绳。2 事物的关键部分:大~。~领。~目。~要(➊提纲;➋概要)。3 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一~(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生辰~。4 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为“一纲”,“纲”以下再分为“目”)。5 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纪。~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朝(cháo )~(统治集团内部应遵守的法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