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头打脑的拼音、解释、组词
昏头打脑的简介:
hūn tóu dǎ nǎo
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同“昏头搭脑”。
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同“昏头搭脑”。
- AI解释
词语“昏头打脑”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常见,它不是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但从字面意义推测,“昏头”意为头脑迷糊不清、神智不明;“打脑”,根据字义理解可能是使头部受撞击的意思。“昏头打脑”从整体上可能用来形容人精神恍惚、反应迟钝的状态,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的头脑混乱。
不过,由于该词不是正式词语或成语,在具体使用时可能会显得生硬或不自然。在文学创作或口语表达中,如果想要描述某人因疲劳、醉酒或是其他因素而表现出神志不清的样子,可能需要寻找更贴切和标准的表述方式。
以下是几个根据字面意思创造的例子:
- 他昨晚喝多了酒,今天早上起来整个人昏头打脑的。
- 做完那场漫长的数学考试后,他觉得自己昏头打脑的。
- 刚刚从手术室出来,医生嘱咐病人要休息好,不要昏头打脑地做事。
- 他们熬夜加班到凌晨两点,第二天上班都显得昏头打脑,反应不快。
- 大家玩得太嗨了,现在个个都昏头打脑的。
请注意,上述造句是基于对“昏头打脑”字面意义的理解而创造的,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更恰当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昏
hūn
1 天刚黑的时候:黄~。~晓(朝夕。亦指明暗)。~定晨省(xǐng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2 暗而无光:~暗。~黑。3 惑乱:~愦。~聩。~庸。4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发~。~厥(亦称“晕厥”)。~乱。5 古同“婚”,婚姻。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打
dǎ,dá
1 击,敲,攻击:~击。殴~。~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3 做,造:~首饰。~家具。4 拨动:~算盘。5 揭,破,凿开:~破。~井。6 举,提起:~灯笼。~起精神。7 涂抹,印,画:~蜡。~戳子。8 写出,开出:~证明。9 捆,扎:~包裹。10 合,结合:~伙。~成一片。11 获取,购取:~水。~鱼。12 除去:~消。~杈。13 定出,计算:~算。~腹稿。14 用,采用,使用:~比喻。15 玩,玩耍:~球。16 截,停,减,退:~住。~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20 自,从:~哪儿来?
脑
nǎo
1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髓。~子(❶脑;❷指思考、记忆等能力)。~筋。~海。~际。~壳。~颅。~神经。~下垂体。~积水。~溢血。电~。2 头:~袋。~壳。头昏~胀。~满肠肥。3 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儿。4 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