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晦的拼音、解释、组词

月晦的简介:

yuè huì
1.谓月尽﹐多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月终。多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吕氏春秋.季秋纪.精通》:「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唐.白居易〈春雪〉诗:「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月晦》的详细解释

月晦(yuè huì):是汉语词汇,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即满月之后的日子。这一天月亮的状态通常很暗淡,几乎看不见,因此称为“晦”。在古代中国,人们常常根据月亮的变化来记录日期和进行各种活动,故而在某些文化中,“月晦”也用来特指农历月末。

造句

  1. 到了每月的月晦那天,村子里的人们都会聚在一起举行祭月仪式。

  2. 古代文人墨客喜欢在月晦时分吟诗作赋,借此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3. 根据古老的传统习俗,在月晦之夜需要关闭所有的灯烛,以表示对月亮的尊敬。

  4. 每逢月晦之日,小镇上都会举办一个热闹非凡的民间集市,人们聚集在此交流买卖,共度良宵。

  5. 诗人写下了许多关于月晦时分美丽景色的诗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静谧而神秘的夜晚之中。

分词解释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huì

1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朔。2 夜晚:~明。风雨如~。3 昏暗不明:~暝。~暗。~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意义不明显)。4 不顺利,倒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