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肤椎髓的拼音、解释、组词

剥肤椎髓的简介:

bō fū chuí suǐ
剥:剥去;肤:皮肤;椎:捶击。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残酷的压迫、剥削。唐˙韩愈˙郓州谿堂诗序: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余,剥肤椎髓,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亦作剥肤锥髓。

1. 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残酷的压迫、剥削。唐.韩愈〈郓州谿堂诗序〉:「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余,剥肤椎髓,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也作「剥肤锥髓」。

《剥肤椎髓》这个成语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成语,它可能是“骨髓俱裂”或类似表述的一部分。通常用来形容痛苦之极或者极其悲痛的情景。下面我将解释其可能的意思,并尝试构建与相近含义相关的五个句子。

解释:

"剥肤椎髓"这个词组没有直接对应的典故来源,但可以拆解为“剥去皮肤、椎裂骨髓”,形象地描述了极度的痛苦或折磨。在古文中,“椎”有敲打的意思,而“髓”指的是人体内的骨髓部分。

造句:

  1. 这场大火烧得他皮肤焦黑,骨髓俱裂,痛不欲生。
  2. 战场上被敌人砍杀,士兵们感受到了剥肤椎髓般的痛苦。
  3. 她的心情如同遭受到了剥肤椎髓的折磨,极度沮丧和绝望。
  4. 在严刑拷问下,他的身体几乎到了骨髓俱裂的地步。
  5. 这次失败让他感到身心俱疲,仿佛经历了剥肤椎髓一般的挫败感。

由于“剥肤椎髓”不是一个标准成语,上述句子为仿照该意象构建。实际使用时建议采用更为规范和正式的表述方式。

分词解释

bāo,bō

1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皮。~花生。

1 肉体表面的皮:皮~。肌~。切~之痛。体无完~。2 表面的,浅薄的:~浅。~泛。3 大:“薄伐猃狁,以奏~公”(“肤公”即“大功”)。

zhuī,chuí

1 构成高等动物背部中央骨柱的短骨:~骨。脊~。颈~。胸~。尾~。

suǐ

1 骨头的空腔中像胶状的东西:骨~。精~(喻精华)。2 像骨髓的东西:脊~。脑~。延~(后脑的一部分)。3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