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兰革命的拼音、解释、组词

尼德兰革命的简介:

ní dé lán gé/jí mìng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16世纪中期,尼德兰(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一带)资本主义有了相当发展,资产阶级反对西班牙的专制统治,广泛接受基督教新教。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建立宗教裁判所予以镇压。1566年,尼德兰人民举行起义,次年起义被镇压。1572年和1576年,北方各省和南方各省相继举行起义,并联合起来。后西班牙采取分化瓦解手段,南方几省与西班牙妥协。北方各省于1581年宣布建立联省共和国。由于荷兰省在联省中地位最重要,因此也称荷兰共和国。经历次战

  • AI解释

《尼德兰革命》通常指的是16世纪至17世纪荷兰和比利时地区争取独立的过程,这场革命标志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之后民族国家兴起的重要历史事件。这场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结束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也称西班牙王室)对尼德兰低地省份的统治,并在随后几十年中实现了从西班牙统治下的分离,最终确立了荷兰共和国。

详细解释

  1. 背景:尼德兰地区的居民长期受到西班牙统治,不满于重税和宗教压迫等政策。
  2. 起因与过程:1568年,反抗西班牙统治的行动爆发。早期的反抗主要集中在贵族和平民阶层中,包括著名的威廉·奥伦治五世,他是反抗西班牙统治的关键领袖之一。
  3. 重要战役与转折点
  4. 普罗旺斯围攻(1579-1580):此期间荷兰七省联合起来形成了《奥伦治信约》,标志着尼德兰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独立的国家意识。
  5. 阿姆斯特丹港的封禁与解禁:反映了海上贸易自由的重要性,并对荷兰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6. 结束与结果:通过多场战斗和谈判,最终在1609年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西班牙承认尼德兰七省共和国独立。然而,部分地区(如比利时)仍处于西班牙统治之下。

造句

  1. 尼德兰革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 在尼德兰革命期间,奥伦治五世成为了许多民众的英雄。
  3.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标志着尼德兰革命的主要结束。
  4. 比利时与荷兰的关系复杂,部分原因在于它们在尼德兰革命中的不同命运。
  5. 尼德兰革命对于理解现代国际法和国家形成有着深远影响。

分词解释

1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姑。~庵。削发为~。2 古同“昵”,相近,亲近。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2 心意,信念:一心一~。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4 姓。

lán

1 指“兰草”和“兰花”:~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2 古书上指“木兰”。3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4 古同“斓”,斑斓。5 姓。

1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履(皮鞋)。~囊。2 改变:~新。~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变~。3 取消,除掉:~除。~职。~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5 姓。

mìng

1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救~。逃~。拼~。~脉。性~。相依为~。2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相(xiàng )。~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3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遵~。~令。使~。4 给予(名称等):~名。~题。~意。5 指派,使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