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论的拼音、解释、组词
工业区位论的简介:
gōng yè qū/ōu wèi lùn/lún
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的理论。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提出。其特点是:(1)是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2)工业区位论的建立,使工业布局的研究从个别企业布局转向研究工业地域综合设计;(3)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其他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4)不断采用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用遥感手段获取信息。
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的理论。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提出。其特点是:(1)是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2)工业区位论的建立,使工业布局的研究从个别企业布局转向研究工业地域综合设计;(3)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其他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4)不断采用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用遥感手段获取信息。
- AI解释
《工业区位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在1909年出版的一部著作,它系统地探讨了工业生产中工厂选址的因素和理论。韦伯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成本最小化原则”,即企业在选择工厂地点时,主要考虑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原料与燃料的获取便利性等经济因素,以达到降低整体运营成本的目的。韦伯的理论对后来的经济学及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解释
- 成本最小化原则:这是韦伯的核心观点之一,即企业在选择最佳区位时会考虑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原料与燃料获取的成本等因素,以确保生产成本最低。
- 三元法则:韦伯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工业选址的关键性定理,即“工业区位的选择应位于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或市场之间的平衡点”上。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两个因素间的最优组合位置都可以确定一个工业区位。
- 地理经济理论:韦伯强调了地理位置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如何影响企业的选址决策。
造句
- 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提出的成本最小化原则至今仍是企业选址时的重要参考。
- 根据《工业区位论》,工厂应当设在可以有效利用当地劳动力优势的位置,以降低人力成本。
- 按照韦伯的三元法则,在考虑了运输费用和原材料获取的成本后,这个位置被选为理想的工业区位。
- 为了遵循《工业区位论》中的原则,该公司决定在靠近主要原料来源的地方建立新工厂。
- 分析《工业区位论》,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成本结构直接影响到最佳的工业布局决策。
分词解释
工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业
yè
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农~。2 职务,工作岗位:职~。就~。3 学习的功课:学~。肄~。毕~。~精于勤。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丰功伟~。~绩。5 从事:~医。~商。6 财产:产~。7 既,已经:~已。~经。8 佛教名词:~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障(亦称“孽障”)。9 姓。
区
qū,ōu
1 分别:~分。~别。2 地域:地~。~划。3 〔~~〕小,细微:如“~~小事”。4 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市辖~。
位
wèi
1 所处的地方:座~。部~。~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于。2 职务的高低:地~。职~。名~。3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篡~。4 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百~数。5 量词,常用于人,表尊重:诸~。各~。几~客人。6 姓。
论
lùn,lú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4 看待:一概而~。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6 按照:~件。~资排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