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乱精迷的拼音、解释、组词
目乱精迷的简介:
mù luàn jīng mí
眼花缭乱,神情迷惑。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
眼花缭乱,神情迷惑。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
- AI解释
《目乱精迷》这个词语虽然不是正式用语,但从其字面意思分析,“目”指的是眼睛,“乱”表示混乱;“精”在此可能引申为精神或意识,“迷”则是迷失。综合来看,可以理解为视觉上的混乱导致精神或意识的迷失,或者形容人因事物复杂而感到困惑、不知所措的状态。
这种状态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眼花缭乱”来表达,但更倾向于指视觉上的一种错乱感。如果要描述一种精神层面的迷失或意识模糊,则可能使用其他词汇更为贴切,如“心神不定”、“神志不清”等。
以下是五个近似意思的造句: 1. 他看到那些五彩缤纷的商品展示,感觉自己的视线在它们之间来回跳动,整个人都变得目乱精迷。 2. 在那场复杂的情节和角色中,观众很容易陷入一种精神上的混乱状态,感觉就像自己也参与了进去,这就是所谓的“目乱精迷”吧。 3. 那个周末的聚会让他感到十分困扰,太多的朋友在说话,灯光太强,音乐声太大,他感觉自己快被这种场景弄得目乱精迷。 4. 当下这个社会信息爆炸,人们很容易在这种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迷失自己,感觉就像是在一场视觉和思维的“目乱精迷”中徘徊。 5. 在那个色彩斑斓、光线闪烁的夜市里,小明感到自己的眼睛都有点看不过来了,整个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视觉与精神上的“目乱精迷”的迷宫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目乱精迷”并非专业术语或典故,以上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词语字面意思的理解进行的推导。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目
mù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
乱
luàn
1 没有秩序:~套。紊~。凌~。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3 混淆:~伦。败常~俗。4 任意随便:~吃。~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6 横渡:~流。7 治理:~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精
jīng
1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2 细密的,与“粗”相对:~密。~细。~确。~制。~读。~选。~心。~研。~雕细镂。3 聪明,思想周密:~悍。~敏。~明。4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华。~英。~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5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力。聚~会神。无~打采。6 专一,深入:~诚。~忠。~炼。~湛。~严。7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子。8 很、极:~湿。~瘦。~光。9 完美,最好:~美。~妙。~益求~。10 明朗,清明:“天~而见景星”。11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灵(a.鬼怪;b.机灵)。妖~。12 古同“菁”,花。
迷
mí
1 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信。~糊。~津。~惘。~蒙(a.昏暗看不清;b.神志模糊不清;e.使迷惑,受蒙蔽)。执~不悟。2 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恋。入~。3 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棋~。革新~。4 使人陶醉:景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