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子马的拼音、解释、组词

拐子马的简介:

guǎi zǐ mǎ
1.亦称"拐子阵"。亦称"拐子马阵"。 2.古骑兵阵法名。选用精锐骑兵为大阵的左右翼,相互支援,用以进击或拒守的阵形。一说为用以冲锋陷阵的以韦索贯连的人马。

  • AI解释

拐子马》,又称“拐马”、“拐子”,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宋、明时期,是一种特殊的骑兵作战方法。这种战术在特定地形条件下能够发挥出独特的优势。拐子马主要是指骑兵利用马匹和地形进行迂回包抄的战斗技巧,特别是在山地或丘陵地带,通过迅速调整阵型,在敌军防守薄弱处发动攻击。这种方法要求士兵具备高超的骑术、极佳的战术意识以及良好的协同作战能力。

造句

  1. 在古代战场上,拐子马成为了宋朝军队克敌制胜的关键之一。
  2. 面对明军严密的防御体系,我方将军巧妙运用了拐子马战术,最终取得了胜利。
  3. 古代骑兵不仅需要强大的体能,还需要掌握各种战法,比如拐子马等高级技巧。
  4. 《三国演义》中多次描述了诸葛亮利用地形和拐子马战术取得优势的故事。
  5. 通过研究古代的拐子马战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上战争的战略与战术。

请注意,“拐子马”是一种作战方式或战法,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名词或物品,所以造句时主要围绕其战术特点进行。希望这些解释和句子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概念。

分词解释

guǎi

1 转折:~弯。2 骗:~骗。~卖。3 走路不稳,跛:他走路一~一~的。4 走路时帮助支持身体的棍:~棍。双~。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