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衣缩食的拼音、解释、组词
杀衣缩食的简介:
犹节衣缩食。形容节约。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节衣缩食」。见「节衣缩食」条。
2. 此处所列为「节衣缩食」之典源,提供参考。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白圭》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至午,旱;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至卯,积著率岁倍。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能薄1>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2>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试矣,能试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注解〕 (1) 薄:不重视。 (2) 用事僮仆:办事的家僮和仆役。
3. 此处所列为「节衣缩食」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战国时代的白圭是著名的商人和经济专家,因为擅长经商而名满天下。他最主要的致富理论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强调经商必须掌握行情和时机。当某种商品因生产过剩而导致低价抛售时,他便大量收购;等到市场缺货,导致高价索求时,他再卖出。除了能看准时机,逢低买入,逢高卖出,很会经商之外,也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在《史记》中记载著,白圭对于饮食不讲究奢华,十分克制自己的欲望,对于衣服也非常俭朴,总是和奴仆同甘共苦。白圭认为经商不只是追逐财利,还强调商人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学养,像伊尹、姜子牙一样有谋略,像孙武、吴起用兵那样果断,像商鞅执法般严谨。如果不能具备智、勇、仁、强等素质,成为一个通时变、善决断、能取予、有所守的人,在经商一途上难有伟大的成就。后来「节衣缩食」这句成语就从《史记》原文中的「薄饮食,节衣服」演变而出,用来形容生活非常节俭。
1. 比喻生活节俭朴实。明.宋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家虽贫,杀衣缩食,葬宗党十余。」
实际上,“杀衣缩食”并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来看,它可以被理解为“省衣节省”的意思,指在穿衣和饮食上严格节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并构建五个句子,可以这样表达:
- 为了响应国家节约粮食的号召,李阿姨在家里杀衣缩食,尽量减少浪费。
- 小明的父母一直教育他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无论是在学习用品还是食物上都做到杀衣缩食。
-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许多家庭采取了杀衣缩食的方式过日子,尽可能地节省开支。
- 虽然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许多,但老张家始终保持着杀衣缩食的传统,勤俭节约,不浪费。
- 做为一个环保主义者,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出行,也在饮食和穿着上做到了杀衣缩食。
请注意,“杀衣缩食”这一用法并非正式语言表达,并且上述句子是基于这种理解创造的,可能不会出现在正规语境中。
分词解释
shā
1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生。~敌。~鸡取卵。~一儆百。2 战斗,搏斗:~出重围。3 消减:~风景。4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了眼睛。5 收束:~价。~尾。6 勒紧,扣紧:~车。7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人。恨~。yī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3 姓。suō,sù
1 向后退,往回收:退~。畏~。~手(喻不敢再做下去)。~手~脚(喻做事顾虑多,不大胆)。2 由大变小,由长变短:收~。伸~。压~。~减。~小。~编。~微(指利用照相技术等把文字图像缩成极小的胶卷复制品)。3 捆束:“~版以载”。4 直,理直:“自反而~,虽千万人,吾往矣”。5 滤酒去渣:~酒。shí,sì,yì
1 吃:~肉。~欲。2 吃的东西:~品。粮~。零~。丰衣足~。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