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以其方的拼音、解释、组词

欺以其方的简介:

qī yǐ qí fāng
欺:欺骗;其方:合乎情理的方法。比喻坏人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欺骗别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欺人必须合理。孟子˙万章上: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1. 欺人必须合理。《孟子.万章上》:「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欺以其方”出自《道德经》,原文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此乃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这里的“欺以其方”并不是完整的一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方”在这里指的是适当的方式或方法。

在《道德经》中,“欺以其方”的意思是指对待他人应以公正、正直的态度去处理事情,不应采取欺诈的方式。老子提倡的是用正确的方法来应对问题和人,而不是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这种思想反映了道家重视自然规律和顺应事物发展的理念,主张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治理中遵循正义与公平的原则。

以下是五个使用“欺以其方”的造句:

  1. 领导要求我们处理纠纷时要以公正的方式进行调解,不能欺暗室而欺其方。
  2. 作为一名管理者,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原则、公平对待每一个人,不应采用欺以其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 老子主张人们在为人处世时应“欺以其方”,即用正当合理的方法去应对和处理事情。
  4. 我们应该始终遵循欺以其方的原则,以正直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5.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当秉持诚信、公正的原则,避免采取欺以其方的做法来获取不义之财。

分词解释

1 诈骗,蒙混:~骗。~诈。~哄。~瞒。~诬。~诳。~蒙。童叟无~。2 压迫,侮辱:~负。~侮。~压。~凌。~生。~善怕恶。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qí,jī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fāng

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3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4 一边或一面:~向。~面。5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7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9 违背:~命。10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11 才,刚刚:~才。如梦~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