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院的拼音、解释、组词

资政院的简介:

zī zhèng yuàn
清政府预备立宪时设立的中央咨议机关。1910年开院,议员由清政府指派和各省咨议局推选,多为皇亲贵族和官绅。议决事项须经皇帝批准始有效。貌似资产阶级议会,实为清政府御用机关。清帝退位后解散。

  • AI解释

资政院》是中国清朝末年设立的一个重要机构,它是清末新政期间为了学习西方政治体制而设立的咨询和立法机关。资政院在辛亥革命前后存在了较短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详细解释

  1. 名称解析:“资”有“求助、依靠”的意思,“政”指“政务”,“院”则是一个官署、机构的意思。“资政院”可以理解为一个向朝廷提供政策建议的咨询机构。

  2. 设立背景与性质:清朝末年,随着列强入侵和内部矛盾激化,清廷在1906年开始尝试进行政治体制上的改革,意图通过引进某些西方的政治制度来巩固其统治。资政院作为这次改革的一部分被创立,旨在为朝廷提供治国良策。

  3. 职能范围资政院的主要职责包括对政府决策提出建议、审议议案以及讨论并批准财政预算等重要事项。它是一个具有一定立法性质的机构,体现了清末试图进行权力分散和民主化尝试的努力。

造句

  1. 清朝末年为了改革旧制,设立了资政院来吸收民间意见。
  2. 资政院作为清朝的一个新政成果,在当时曾引起不少关注与讨论。
  3. 尽管存在时间短暂,资政院在清末政治变革中仍留下了重要痕迹。
  4. 某些历史学者认为,资政院的设立是中国迈向现代国家治理模式的一个尝试。
  5. 通过研究资政院的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晚清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

分词解释

1 财物,钱财:~源。物~。~财。~金。~费。~料。工~。川~(路费)。2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本。外~。独~。合~。~方。3 供给,帮助:~助。~送。~敌。可~借鉴。4 智慧能力:~质。天~。5 出身和经历:~格。~历。6 姓。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4 姓。

yuàn

1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子。~墙。庭~。2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法~。医~。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