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拼音、解释、组词
少数民族的简介:
shǎo shù mín zú
指多民族国家内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也有指外来移民的。在中国,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等5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9132万(1990年),占全国总人口8%。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指多民族国家内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也有指外来移民的。在中国,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等5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9132万(1990年),占全国总人口8%。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 AI解释
《少数民族》这个词组指的是在中国,除汉族以外的所有民族。中国共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之外的55个都是少数族群,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各具特色。
详细解释: 1. 组成成分: - “少”在这里表示数量较少。 - “数”意为“几个”,“民”指“人民”。合起来即指那些人口相对较少的民族或人群。 2. 历史背景与意义: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他们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贡献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唐卡等。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也丰富多彩,共同丰富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
造句举例:
- 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和谐,国家一直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
-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并积极传承和发展。
-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来自各民族的代表们手拉手走过了天安门广场,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美好景象。
- 作为一个汉族人,我深深为国家实施的少数民族政策而感到自豪,这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 教育部鼓励各高校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课程,以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分词解释
少
shǎo,shào
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量。~许。2 缺,不够:缺~。减~。3 不经常:~有。~见。4 短时间:~等。~候。~顷。5 丢,遗失:屋里~了东西。6 轻视:“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数
shù,shǔ,shuò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量。~词。~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控。2 几,几个:~人。~日。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小~也”。4 命运,天命:天~。气~。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族
zú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