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上霜的拼音、解释、组词

瓦上霜的简介:

wǎ shàng shuāng
屋瓦上的冰霜。比喻存在的时间极短。

  • AI解释

瓦上霜》并非一个正式的成语或词汇,但从字面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出其含义。该词由“瓦”和“霜”两部分组成。“瓦”,在古代指屋脊上的覆瓦、青瓦等建筑材料;“霜”,则是气温骤降后地面上出现的一层白色结晶体。从字面意义上讲,“瓦上霜”似乎指的是覆盖在瓦片上的霜,这通常出现在寒冷的季节或夜晚,尤其是在屋顶覆盖着厚实的雪之后。

详细解释

  1. 意象描绘:“瓦上霜”可以用来形容一种特定环境下的美丽景象。它常被用于文学作品中,通过这样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 象征意义:在某些情境下,“瓦上霜”的出现可能被赋予某种象征性意义,例如寒冷、寂静或是清晨特有的清冷之感。

造句

  1. 清晨醒来,屋檐下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瓦上霜”,整个小镇显得格外宁静美丽。
  2. 她喜欢在雪后的早晨散步,欣赏那些“瓦上霜”点缀在屋顶上的美景。
  3. 小镇的清晨,一觉醒来便能看到远处“瓦上霜”的景色,那种静谧令人着迷。
  4. 诗人笔下的乡村冬日里,“瓦上霜”成为了他最钟爱的描写对象之一。
  5. 那一夜大雪过后,天亮时分,“瓦上霜”覆盖了整个屋檐,为这间简朴的小屋增添了几分诗意。

请注意,由于“瓦上霜”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成语或词汇,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可能会根据具体语境有所不同。上述解释和造句仅供参考。

分词解释

wǎ,wà

1 用陶土烧成的:~罐。~器。~釜雷鸣(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2 〔~特〕电的功率单位。简称“瓦”。3 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当(dāng )(即瓦筒之头)。~匠。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uāng

1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降。~冻。~序(指深秋季节)。~秋。~期。~天。2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西瓜~。3 形容白色:~鬓。~刃。~锋。4 喻高洁:~操(高洁的节操)。~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