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滞的拼音、解释、组词

疑滞的简介:

yí/nǐ zhì
1.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2.指疑难之处。

  • AI解释

词语:疑滞

释义: 1. 疑心重、不信任:指人因怀疑而产生犹豫、停滞,不愿轻易采取行动或作出决定。 2. 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形容人的思想或行为过于保守,不愿意改变既定的看法或做法。

在更具体的应用中,"疑滞"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因为疑心太重而阻碍了自己前进的脚步;或者是一个团队因决策过程中存在太多怀疑而导致行动迟缓。这种状态常被认为不利于创新和个人成长。

造句:

  1. 在公司改革的初期阶段,某些员工的疑虑和犹豫不决成为了变革进程中的瓶颈。
  2. 小李总是疑神疑鬼,导致他在工作上总是一遇到问题就停滞不前。
  3. 王经理因为对新项目的怀疑态度,使得整个团队在项目推进上变得异常缓慢。
  4. 为了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环境,小张必须克服自己的疑虑,不要让不必要的疑惑成为行动的障碍。
  5. 在创新研发的过程中,如果所有成员都抱有疑滞的心态,那么很可能导致整个项目陷入停滞状态。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清晰地看出,“疑滞”不仅描述了因怀疑而导致的动作迟缓或思维僵化的情况,也强调了解决这种状态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yí,nǐ

1 不信,猜度(duó):~惑。~问。~心。~团。~虑。~窦。~点。~端。猜~。怀~。半信半~。2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案。~难。~义。存~。

zhì

1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留。~销。~空。呆~。~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针。~下(痢疾的古称)。2 遗落:“此有~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