瞽旷之耳的拼音、解释、组词
瞽旷之耳的简介:
gǔ kuàng zhī ěr
瞽:眼睛瞎;瞽旷:春秋时晋国乐师,天生的盲人,能辨别五音六律。形容听觉十分灵敏。
瞽:眼睛瞎;瞽旷:春秋时晋国乐师,天生的盲人,能辨别五音六律。形容听觉十分灵敏。
- AI解释
《瞽旷之耳》这个典故来源于《庄子·秋水》,是说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师旷,他双目失明但耳朵非常灵敏。"瞽"在这里指的是瞎眼的人,在古代通常指失去视力的人;"旷"则是师旷的名字。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具有特别敏锐的听觉或鉴别能力。
【造句示例】 1. 《瞽旷之耳》中的师旷虽然双目失明,但他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却远远超过常人。 2. 在这场音乐会中,主持人需要一名有如《瞽旷之耳》般敏锐听觉的人来负责音响设备检查工作。 3. 虽然他是一位普通的听众,但他的耳朵如同《瞽旷之耳》一般尖锐,能够捕捉到音乐中的每一个细节。 4. 他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就好比是拥有《瞽旷之耳》,让每一次演奏都充满了深度与情感。 5. 这个专业录音师的听觉敏锐度简直可以用《瞽旷之耳》来形容,为我们的专辑带来了极高的音质标准。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意义,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各种语境中。
分词解释
旷
kuàng
1 空阔:空~。~远。~野。地~人稀。2 开朗,心境阔大:~达。心~神怡。3 相互配合的东西之间空隙过大:这双鞋穿着太~了。4 荒废,耽误:~工。~时持久。~日经年。5 长时间所无:~代伟人(当代无人比得上的伟大人物)。~古绝伦。盛世~典(兴盛时代的罕见难逢的隆重典礼)。6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耳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