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的拼音、解释、组词

仫佬族的简介:

mù lǎo zú
分布于广西的少数民族。约16.1万人(1990年)。用仫佬语,无文字。多兼通汉、壮语和汉文。信奉多神。服色尚青。走坡是青年男女对歌的主要形式。主要从事农业。

  • AI解释

《仫佬族》是一个表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名称的词汇。仫佬族是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都安县以及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等地。

详细解释:

  • 语言:仫佬语是仫佬族的主要交际工具,属于汉藏语系的壮侗语族。
  • 文化:仫佬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包括独特的传统节日、服饰、手工艺等。如“分龙节”和“牛王节”,这些节日体现了仫佬族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 历史:仫佬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在史籍中记载不多,但在广西等地有较集中的分布和文化传承。

造句:

  1. “《仫佬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2. “为了保护《仫佬族》的语言和文化遗产,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3. “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的仫佬寨里,人们依然保持着《仫佬族》的传统生活方式。”
  4. “每年的分龙节,仫佬族人会穿着传统的服饰欢聚一堂,庆祝自己的节日。”
  5. “了解《仫佬族》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这些句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仫佬族的特点、保护措施以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佬族〕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