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的拼音、解释、组词

双城记的简介:

shuāng chéng jì
长篇小说。英国狄更斯作于1859年。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通过因揭发贵族罪行被监禁十八年的医生曼奈特的经历,反映封建贵族对人民的迫害。同时又描写自动放弃爵位和领地的贵族查理·达尼,在人民攻陷巴士底狱后,被捕判处绞刑。外貌酷似达尼的英国青年卡尔登,出于对达尼妻子的爱慕,代替达尼上了断头台。

  • AI解释

《双城记》并非一个直接的词汇,而是一部著名的小说作品。它是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59年。这部小说以法国大革命时期为背景,通过对比巴黎和伦敦这两个不同的城市,展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爱与恨、牺牲与复仇等主题。

详细解释

  • 主题:《双城记》探讨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以及个人选择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主题。它强调了道德力量和个人勇气的重要性。
  • 情节概述:小说通过多个角色的故事,反映了革命时期的恐怖和混乱。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对极端的社会变迁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而展现了人性的不同面貌。
  • 人物形象:狄更斯刻画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角色,如慷慨的查尔斯·登勃勒、复仇心切的露西尔·曼德维尔等。

造句

  1. 这部小说《双城记》中的对比手法让人印象深刻,它通过巴黎和伦敦之间的强烈反差来探讨人性。
  2. 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深刻描绘了人物在历史巨变面前的选择与命运,这让我深受启发。
  3. 《双城记》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对社会不公的有力控诉和对人性光辉面的美好礼赞。
  4. 在《双城记》里,狄更斯通过描述两位主人公的命运交错来探讨了善恶之间的界限问题。
  5. 尽管背景设定在18世纪末期,但《双城记》中的许多主题仍然具有现代意义,它提醒我们个人行为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

分词解释

shuāng

1 两个,一对:一~鞋。~杠。~重(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2 偶,与“单”相对:~数。~号。3 加倍的:~料。~份。4 姓。

chéng

1 围绕都市的高墙:~墙。~池。~圈。~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楼。~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垛。2 都市:~市。~镇。~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邑。~乡。~建。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2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4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7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