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1897-1986)的拼音、解释、组词
叶剑英(1897-1986)的简介:
yè jiàn yīng (1897-1986)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广东嘉应(今梅县)人。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1924年参与筹备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赴苏联莫斯科劳动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参谋长、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曾协助周恩来参加解决西安事变的谈判。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央革命军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广东嘉应(今梅县)人。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1924年参与筹备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赴苏联莫斯科劳动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参谋长、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曾协助周恩来参加解决西安事变的谈判。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央革命军
- AI解释
《叶剑英(1897-1986)》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叶剑英。他出生于广东省梅县的一个农家,早年参加革命,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的重要将领,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担任高级军事指挥员。晚年作为中共中央主要领导成员之一,参与并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详细解释
-
生平简介:叶剑英于1897年出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之一。
-
军事生涯:早年投身革命,与周恩来等同志并肩作战;在抗日战争中,他参与指挥多次战役,表现突出;解放战争期间,作为中共中央军委成员,积极策划了辽沈、平津等多个重要战场的军事行动。
-
政治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剑英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等职。特别是在1980年代初,他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1981年被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
造句
- 叶剑英元帅是中国革命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 在抗日战争中,叶剑英将军指挥的战斗,对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能不提到叶剑英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领袖。
- 改革开放后,叶剑英同志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 作为一代伟人,叶剑英的一生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巨变,他的形象永远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
分词解释
叶
yè,xié
1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菜~。~子。~落归根。一~知秋。一~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2 像叶子的:铁~。百~窗。3 同“ 页 ”。4 世代,时期:初~。末~。5 姓。
剑
jiàn
1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长~。~鞘。~术。~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
英
yīng
1 花:落~缤纷。2 才能出众,才能出众的人:~俊。群~荟萃。~才。~雄。~烈。3 精华,事物最精粹的部分:精~。~华。含~咀华。4 用羽毛做的矛饰:二矛重(chǒng )~。5 同“ 瑛 ”,似玉的美石。6 指“英国”:~文。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