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的拼音、解释、组词
燕云十六州的简介:
yàn/yān yún shí liù/lù zhōu
1.五代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赂契丹,借契丹力以建立后晋王朝。十六州为: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约当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地区。
1.五代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赂契丹,借契丹力以建立后晋王朝。十六州为: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约当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地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约当今河北、山西北部及察哈尔南部地。即幽、蓟、涿、顺、檀、瀛、莫、新、妫、儒、武、蔚、云、应、寰、朔等十六州。五代晋石敬瑭曾割十六州以赂契丹。
词语《燕云十六州》的详细解释
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是指历史上位于中国北方的一片区域,这些地方在宋朝和辽朝之间曾发生过激烈的争端。其名称来源于该地区内包括了16个州郡的地名。“燕”,指的是古国燕,“云”则泛指云中等地域。它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历史行政区划概念,而是多个地理、文化区域的合称。
地理范围: 大致包括今天的河北北部、山西东北部和北京周边地区。
历史背景: 1. 形成时期(唐朝末年—宋朝初年): 由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政权之间的矛盾加剧,这一片土地被多个军事割据势力所控制。 2. 辽宋之争(960年—1127年): 辽朝占领并管理着这些区域。双方因领土主权及贸易等问题多次发生冲突,如著名的“澶渊之盟”即发生于此地。 3. 南宋时期(1127年以后): 南宋政权试图收复这片土地,并进行过多次军事行动。
重要性: 燕云十六州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不仅是北方的重要屏障和农耕区,更是连接中原与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辽朝在此地设有很多关卡和驿站,加强了与南方的联系和控制力。
造句
- 文学创作中的引用: 在一部历史小说中写道:“燕云十六州之地,不仅是兵家必争之重镇,更是文化交融之所。”
- 学术论文中的分析: 学者在讨论宋辽关系的文章里提到:“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长期困扰着宋朝君臣,成为其外交政策的重要议题之一。”
- 电影台词: 在一部以北宋末年为背景的历史电影中,人物对白如下:“我等若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定让大辽闻风丧胆!”
- 新闻报道中的引用: 新闻记者提到:“燕云十六州作为古代边疆重地,在今天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 诗歌创作中的引用: 在一首描绘历史场景的诗中写道:“燕山云起,六州归宋,却难敌北方铁骑之威。”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形象地理解“燕云十六州”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燕
yàn,yān
1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侣。~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2 轻慢:“~朋逆其师”。3 古同“宴”,安闲,安乐。4 古同“宴”,宴饮。
云
yún
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5 通“芸”。众多。6 通“纭”。纷纭。
十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六
liù,lù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州
zhōu
1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县。杭~。2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