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如木鸡的拼音、解释、组词
呆如木鸡的简介:
dāi rú mù jī
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 AI解释
《呆如木鸡》是一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其本意是形容人或物像木头做的鸡一样,非常地迟钝、没有反应。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用来描述某人或某事缺乏生气,行动缓慢或不灵活,表现出一种无动于衷的状态。
详细解释
- 呆:指行为和思想上显得不明智或不知所措。
- 如木鸡:形象地描绘出像木头雕刻的鸡一样,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表情僵硬、毫无生气。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某种情境下的表现或事物的状态。虽然“木鸡”本身没有生命,但是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它与人的行为联系起来。
造句
-
会议已经开了两个小时,但他依然呆如木鸡地坐在那里,没有任何反应。
-
他一直呆如木鸡地盯着屏幕,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技术故障。
-
面对领导的批评,他只是呆如木鸡地站着,显然还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
-
比赛进行到一半时,他的状态显得有些呆如木鸡,队友们开始担心他会失误。
-
她整夜研究论文却毫无进展,整个人都变得呆如木鸡了。
这些句子展示了《呆如木鸡》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式和表达效果。
分词解释
呆
dāi,băo
1 傻,愚蠢:~子。~气。~里撒(sā)奸(表面痴呆,暗藏奸诈)。2 不灵活,发愣:~板。~滞。~若木鸡(形容因惊恐而发愣)。3 同“ 待 ”。
如
rú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木
mù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鸡
jī
1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公~。母~。~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