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经子的简介:

jīng zǐ
1. [方]∶麻经儿。如:捻经子。

  • AI解释

《经子》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中的一种划分方式,源自于汉代的“七分法”,后来发展为“四部分类法”。在“四部分类法”中,“经”和“子”是两个主要类别。它们具体如下:

  1. :指儒家经典著作,包括《易》、《书》(尚书)、《诗》、《礼》(仪礼、礼记等)、《春秋》五大类,后世加上了《乐》,即所谓的“五经”,后来发展为“十三经”。这些作品主要包含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的基本规范。

  2. :这一类别则涵盖了除“经”以外的诸子百家著作以及其他一些杂家、历史著述等。包括哲学思想(如道家、儒家)、文学著作、军事策略、医学养生等内容,强调的是知识的广博性和多样性。

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分类的具体内容和用法,下面提供五个包含“经”与“子”的造句示例:

  1. 他对于《论语》这部儒家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
  2. 阅读《道德经》,可以使人领悟到深邃的哲学思想。
  3. 在学习古代文化时,不仅要研读儒家的经典,还应广泛涉猎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
  4. 深入研究中医古籍,可以从中汲取传统医学的知识和智慧。
  5. 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他开始阅读《史记》这部历史巨著。

分词解释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