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食之论的拼音、解释、组词
耳食之论的简介:
ěr shí zhī lùn
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 AI解释
《耳食之论》这个词语源自古代中国,用来形容未经深思熟虑、没有经过验证的观点或言论。这里的“耳”指的是耳朵听闻到的内容,“食”在这里有采纳的意思,并非真的表示吃进去的食物。“耳食”形象地比喻那些仅凭传闻就轻易接受而未加思考的观点。
此语强调了信息接收和筛选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形成观点之前应该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或验证。它常用于批评未经实证或逻辑严谨论证便盲目相信某些说法的行为。
造句
- 在讨论新产品的市场前景时,我们不能仅凭耳食之论就做出决策。
- 对于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我们要有批判的眼光,避免成为耳食之论的牺牲品。
- 做任何决定之前,一定要搜集足够的证据,而不是依赖耳食之论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 他的建议虽然听起来很合理,但我们还是需要进行深入调查,而不能被耳食之论所蒙蔽。
-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应当摒弃耳食之论的思维模式,注重实证研究和科学论证。
通过这些造句的例子,可以看出“耳食之论”在提醒我们在接受信息时要保持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耳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食
shí,sì,yì
1 吃:~肉。~欲。2 吃的东西:~品。粮~。零~。丰衣足~。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月~。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论
lùn,lú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4 看待:一概而~。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6 按照:~件。~资排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