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膝头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磕膝头子的简介:

kē xī tóu/tou zǐ
1.方言。膝盖。

  • AI解释

磕膝头子》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属于地方方言或者某些特定情境下的用语。根据字面推测,“磕”通常有撞击、触碰的意思;“膝头子”则可能指的是膝盖的一部分或是某人或物的膝盖部位。“磕膝头子”可能是某种特定行为或动作的表现方式之一,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文化背景和使用场景,对于其确切含义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某些方言中,“磕”有时也带有谦逊、尊敬的意味,在这种情况下,“磕膝头子”的意思可能是以跪拜的方式向人表示敬意。

基于上述理解,以下尝试提供几个使用“磕膝头子”的造句(考虑到该词的特殊性及可能的理解偏差,这里的句子主要是为了说明这一词语形式可能用于表达某些行为或情感):

  1. 在古代宫廷中,大臣们有时会以磕膝头子的方式向皇帝表示忠诚和敬意。
  2. 为感谢恩师多年的教导之恩,他专门安排了一场活动,在众目睽睽之下跪行磕膝头子礼,以此表达了自己最深的感激之情。
  3. 在某些戏曲表演中,演员为了更真实地表现角色之间的地位差异或情感关系,可能会加入磕膝头子这一动作元素。
  4. 为了更加生动地展现传统习俗,导演在拍摄一个关于古代贵族生活的电视剧时特别设计了主角们互相磕膝头子的情节。
  5. 虽然磕膝头子这个行为现今已不多见,但在特定的文化传承活动中,依然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请注意,在正式或标准的现代汉语中,“磕膝头子”并不是一个常用词组,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应谨慎,并尽可能使用更为准确和普遍接受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1 碰在硬东西上:头~破了。~~碰碰(喻人和人之间发生的小冲突)。~头碰脑。~头(亦作“叩头”)。2 把东西向较硬处碰使附着物掉下来:~打。~烟袋锅儿。

1 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盖骨(亦称“髌骨”)。护~。屈~。~眼。~下(子女幼时依偎于父母的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后用作对父母的敬辞)。奴颜卑~。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