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说的拼音、解释、组词

板块构造说的简介:

bǎn kuài gòu zào shuō
一种关于全球构造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全球整体的观点研究地球科学。认为岩石圈被地震带分割成若干大小不同的岩石板块,且位于下部塑性软流圈之上,并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转动;板块的汇聚和离散,引起地震、火山和构造运动等。将全球分为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等六大板块。

  • AI解释

板块构造说》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解释了地球表面岩石圈(包括陆地和海洋底部的一部分)被划分为若干大块或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的地幔上移动。这一理论不仅对理解地震、火山活动等自然现象至关重要,还对于揭示地球历史上的地理变化和生物迁徙模式提供了重要视角。

详细解释

  1. 岩石圈的划分:地球的外层由多个大大小小的刚性块体组成,这些块体被称为板块。它们通常覆盖着大陆或海洋底部的一部分。
  2. 板块边界类型及其作用
  3. 离散型边界:两个板块互相远离的地方,常见于洋中脊处。
  4. 汇聚型边界:两个板块相向移动,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个之下(如海沟形成),或者两个陆地板块相遇挤压形成山脉。
  5. 转换型边界:板块相互滑动的边界,通常伴随地震活动,如加州圣安德烈斯断层。
  6. 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板块移动主要是由于地幔中的热对流驱动。地幔物质在高温下上升,并推动相邻的岩石圈板块向四周扩散。

造句

  1.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地震波和地球表面特征,发现了板块构造说背后的科学依据。
  2. 在一次关于地理学的讲座上,教授详细解释了为什么地中海会缩小,原因是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汇聚作用。
  3. 板块构造说是现代地质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解释了很多地表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
  4. 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并与欧亚板块碰撞,喜马拉雅山脉因此不断隆起增高。
  5. 地震的发生往往与板块边界处的活动密切相关,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分词解释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

kuài

1 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土~儿。2 量词,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地。两~糖。3 量词,用于银币或纸币,相当于“元”:一~钱。

gòu

1 结成,组合,造:~造。~思。~图。虚~。~筑。~想。2 作品:佳~。3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淡绿色。木材可制器具,皮为造纸原料。

zào

1 制作,做:制~。创~。~物。~反。~孽。建~。~表。~册。~价。~型。粗制滥~。2 瞎编:胡编乱~。捏~。3 成就:~诣。4 培养:~就。5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甲~。乙~。6 到,去:~访。7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晚~。8 时代,年代:末~。

shuō,shuì,yuè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4 责备:数~。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