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地貌的拼音、解释、组词
冻土地貌的简介:
dòng tǔ dì mào
又称“冰缘地貌”。由多年冻土层中的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貌。如具有特殊图案的多边形土、石海、冰丘等。分布于不被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中国青藏高原和东北等地有冻土地貌分布。
又称“冰缘地貌”。由多年冻土层中的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貌。如具有特殊图案的多边形土、石海、冰丘等。分布于不被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中国青藏高原和东北等地有冻土地貌分布。
- AI解释
冻土地貌的详细解释
冻土地貌,是指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貌现象。这些气候条件通常包括长期或间歇性的冻结层存在,这种冻结层会随温度变化而季节性融化与冻结。主要特征如下:
- 形成原因:主要由于地表水、地下水或土体中的水分结冰膨胀,导致土地变形和结构变化。
- 地貌类型:
- 冻胀丘:在湿土中,由于水分结冰后体积增大,引起地面隆起形成的丘状地形。
- 冻融侵蚀地貌:随着气温的变化,地表物质被风化、融化后被水流或风吹走,形成凹凸不平的地貌。
- 冻土裂隙和裂缝:在冻结层内,水分结冰体积膨胀导致岩石或土壤中产生裂纹。
造句
- 这片地区的地质以冻土地貌著称,春季解冻时常常会发生地面沉降。
- 在一些高纬度地区,由于长期处于冻结状态,形成了独特的冻土地貌景观。
- 工程师们需要特别注意当地冻土地貌的特性,设计合适的建筑基础和道路结构。
- 冻土地貌的研究不仅对地球科学领域意义重大,也关系到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 由于频繁的冻融循环,该地区的地貌类型非常多样且复杂。
这些句子旨在从不同角度展示“冻土地貌”这一概念,并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术语。
分词解释
冻
dòng
1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结。~害。~馁。2 汤汁凝成的胶体:鱼~。肉~。3 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外面很冷,真~得慌。防~。~伤。~疮。
土
tǔ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
地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
貌
mào
1 面容:面~。容~。~相。以~取人。2 外表的样子:礼~。~合神离。道~岸然。3 外观:全~。4 古书注解里表示状态、样子,如“飞貌”指飞的样子。5 描绘,画像:“命工~妃于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