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臣的拼音、解释、组词

六臣的简介:

liù/lù chén
1.指商代的六大臣:伊尹﹑伊陟﹑臣扈﹑巫咸﹑巫贤﹑甘盘。 2.指汉初的六反臣:淮阴侯韩信﹑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韩王信﹑赵相贯高﹑代王陈豨。 3.指唐代注解《文选》的六臣: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李周翰﹑吕向。 4.指唐末的六佞臣:张文蔚﹑杨涉﹑薛贻矩﹑苏循﹑张策﹑赵光逢。唐哀帝逊位于朱温﹐张文蔚﹑苏循分别为正副册礼使,杨涉﹑张策分别为正副押传国宝使﹐薛贻矩﹑赵光逢分别为正副押金宝使。见《新五代史.唐六臣传序》。

  • AI解释

关于“六臣”的说法,通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研究领域中。它是指古代文人对唐代古文运动中的六个重要人物进行评价时使用的一个术语。在具体的文献记录中,“六臣”通常指的是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韩愈与李翱这六位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文学创作上都具有较高的成就。在评价他们的诗歌和文章时,后人将其称为“六臣”。

具体来说,“六臣”指的是唐代文坛的六个重要人物: 1.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 2.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是中唐时期重要的诗人。 4.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主张文章要通俗易懂,“凡为文,意足则止”。 5.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有“诗豪”之称,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曾参与新乐府运动。 6. 李翱(772-841年),字习之,赵郡(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人,唐代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

这里提供5个以“六臣”为主题的造句: 1. 在研究唐诗的时候,很多学者都提到韩愈、柳宗元等人的作品,并将他们称为“六臣”,他们在文学上的贡献不可小觑。 2. 从古至今,唐代的六臣——韩愈、柳宗元等人,他们的诗歌和文章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 这次的文化讲座主题为“唐诗中的六臣形象”,通过探讨这六位著名文人的文学作品,理解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4. 中国古代的古文运动中,“六臣”(指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5. 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讲述了唐代“六臣”的故事,并鼓励同学们多读他们的作品,感受那些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分词解释

liù,lù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