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蟫的拼音、解释、组词
书蟫的简介:
shū yín/xún
1.即书鱼。
1.即书鱼。
- AI解释
词语“书蟫”通常用来形容书籍中常见的蠹虫,也就是蛀蚀纸张、书籍的小虫子。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蟫”字常与书籍保存的情况联系在一起,用以表达对书籍被蠹虫侵蚀所造成的损害的感叹或描述。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书蟫”中的“书”指的是书籍,“蟫”则是指蛀蚀书籍的小虫子。
- 形态特征:书蟫体型微小,通常呈白色或淡黄色,身体细长,形状接近于细线。它们属于鳞翅目衣鱼科的一种昆虫的幼虫。
- 危害性:书蟫会蛀食纸张中的纤维素,使书籍受损甚至无法阅读,因此在古籍保护中被视为一大威胁。
造句示例:
- 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盖一书将尽,而蠹鱼已遍书矣。”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书蟫蛀蚀书籍的情景。
- 藏书楼内的古籍保存情况堪忧,工作人员正积极采取措施以防止书蟫的侵害。
- 为了保护珍贵的古籍不受书蟫侵扰,图书馆使用了专门的防虫设备。
- 这本老书已经被书蟫蛀食得面目全非,几乎无法阅读了。
- 学者们在整理藏书时发现,许多书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书蟫损害。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书蟫”这一词语的具体应用场景和使用方式。
分词解释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