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天涯的拼音、解释、组词

海角天涯的简介:

hǎi jiǎo tiān yá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天涯海角」。见「天涯海角」条。

2. 此处所列为「天涯海角」之典源,提供参考。 ※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据《文苑英华.卷六八二.边防上》引)年号武平,国即清晏,君之闻此,宁不欣跃。但昔缘王事,游践贵乡,日想山川,依然旧识。吾既忝荷朝私,位逾台衮,身持帝王之柄,手握天下之图。故乡如此,诚为衣绣,故人不见,还同宵锦。天涯藐藐1>,地角悠悠2>,言面无由,但以情企。今者王猷帝载,化被无垠,浮海穷山,罔不咸格,投竿负鼎,驰步苍龙,崖穴丘园,争趋金马,君之才具,信美登朝,如恋本乡,不能游宦,门中子弟,望遣来仪,当为申闻。 〔注解〕 (1) 藐藐:旷远广大的样子。 (2) 悠悠:眇远无尽的样子。

3. 此处所列为「天涯海角」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天涯海角」原作「天涯地角」。徐陵是南北朝有名的文人,自幼聪颖好学,八岁能诗文,十二岁熟诵《老子》、《庄子》。他本是梁朝官员,出使东魏时被扣留,后又被齐扣留,前后达六年之久。直到西魏攻陷江陵,齐和梁恢复邦交,徐陵才得以返梁。不久,陈霸先代梁自立,号陈武帝,徐陵遂仕于陈,位至太子少傅、左光禄大夫。徐陵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为宫体诗和骈文。当时国家的重要诏告文书,也多由徐陵起草,〈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便是其中之一。当时南方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民族,这些地区自秦、汉、三国以来,虽陆续设立郡县,但与北方仍少融合。直到东晋,因为政治重心南移,南方民族才扩大和北方汉族的接触及融合。梁朝末年,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被称为「酋豪」或「洞主」,陈武帝在梁末时历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等职,久居岭南,与这些少数民族的领袖多有联系。所以陈武帝还在梁朝为相时,为巩固在南方的统治权利,便命徐陵代为致书,邀请这些酋豪洞主及其子弟,到建康当官或做客,同时做为人质。徐陵在文中先写如今天下无事,自己(陈霸先)位居相位,备极尊荣,追想故人,只可惜一在天涯,一在地角,相隔遥远,思念却不得见,因此盼故人或其子弟能来朝中游宦做客。后来「天涯海角」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偏僻或相距遥远的地方。

1. 形容极遥远的地方。参见「天涯地角」条。唐.白居易〈春生〉诗:「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词语《海角天涯》的详细解释

含义与出处:

海角天涯”一词源自中国古代诗词,最早见于唐代元稹的《寄乐天》诗中。该词原意是指极偏远的地方或人迹罕至之地。在现代汉语中,“海角天涯”被用来形容极其遥远、远离中心所在之处,也常用于文学创作中表达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或是对远方的向往。

用法:

  1. 地理上的远距离:比喻某地与另一地点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
  2. 情感层面的距离:用来形容人们之间由于时间和空间原因产生的深刻隔阂和疏离感,比如亲友天各一方。
  3. 象征意义:常用于表现对某个地方或事物的极度怀念或是渴望到达的心情。

造句

  1. 我们虽然相隔海角天涯,但心却紧紧相连。——这句话表达的是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内心的联系和感情依然紧密。
  2. 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多么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哪怕那里已是海角天涯。”——这里的“海角天涯”用来形容她所居住的环境恶劣或生活艰难的地方,与故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3. 他独自一人远赴边疆,直到如今仍在那里戍守,真可谓海角天涯。——描述了一个人在偏远地区的长期驻扎情况。
  4. 我们共同的梦想是让我们的企业遍布全球各地,哪怕是最遥远的角落,也是我们发展的海角天涯。——此处的“海角天涯”象征着企业的业务范围可以遍及世界各地。
  5. 他写了一首诗,题为《寄天涯海角》,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这样的标题和内容,直接将情感与地理上的远距离联系起来。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词语“海角天涯”的多种应用场景,同时也体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色彩。

分词解释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1 水边,泛指边际:~~。~际。~岸。~垠。“生也有~,而知也无~。”2 范围,限度:生~。~分(fèn )(限度,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