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无文,行之不远的拼音、解释、组词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的简介:

yán ér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AI解释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这句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语言没有文采或没有表达出一定的艺术性与感染力,那么所说的话即使有道理也很难被人广泛接受和传播。它强调了语言的艺术性和说服力的重要性。

详细解释

  1. : 指言语、话。
  2. 无文: 没有文采,缺乏艺术性和感染力。
  3. 行之不远: 常用来表示思想或主张难以推广和传播。在这里,“行”是行走的意思,引申为推行、传播。

这句话强调了在沟通交流中语言的艺术性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即使观点正确,但如果表达方式不够吸引人或缺乏文采,往往很难让他人认同并愿意接受其观点。

造句

  1. 在进行产品介绍时,我们不能只罗列功能和特点,还要注重言语的生动性和艺术性,因为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2. 讲课的时候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和语言的形象生动,否则即使内容再好,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3. 在进行政策宣传时,如果只是冷冰冰地罗列数据,不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那么很难深入人心,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4. 一个演讲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内容的正确性,还在于表达方式的生动和引人入胜。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5. 写作一篇论文或文章时,不仅要确保论点准确、逻辑清晰,还要注重文字的美感和说服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让读者接受,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这句话提醒我们在沟通交流中要重视语言的艺术性,使话语更加吸引人,从而更有效传播信息。

分词解释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yuǎn,yuàn

1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2 时间长:~古。~祖。长~。永~。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4 深奥:言近旨~。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