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狂疏的简介:

kuáng shū
1.亦作"狂疎"。 2.放荡不检;狂放不羁。

  • AI解释

词语“狂疏”通常指的是行为或言论非常放肆、粗野,有时带有轻率或者不拘小节的意思。在古代文学中,“疏”常用来指奏章或上书,而“狂疏”则更侧重于表达一种非正式的、直接且可能带有些许鲁莽的态度。

详细解释: - 狂: 意为放肆、恣意妄为。 - 疏: 在这里既可以理解为奏章,也可以引申为不拘形式、直率的言论或行为。

因此,“狂疏”整体上意味着一种态度粗犷、言语或行为直接且可能带有一定的鲁莽性。

造句示例: 1. 他说话一向狂疏无忌,常常得罪人。 2. 尽管他的观点大胆新奇,但过于狂疏的表达方式有时会让人难以接受。 3. 在激烈的辩论中,有些人往往因情绪激动而变得狂疏失礼。 4. 虽然他的想法很有创见,但他写的那封狂疏的信件却几乎没人愿意阅读。 5. 这次会议因为几位发言者的狂疏言行,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这些句子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狂疏”这一词语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kuáng

1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犬。疯~。癫~。发~。~人。2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妄(极端自高自大)。~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乱。~野。~躁。~恣。~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3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风。~飙。~热。力挽~澜。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