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螟的拼音、解释、组词

焦螟的简介:

jiāo míng
1.亦作"焦冥"。 2.传说中一种极小的虫。

  • AI解释

关于“焦螟”,它并非是一个普遍使用的中文词汇,可能是因为存在笔误或是特定领域用词。在查阅了常见的汉语词典和相关资料后,并没有找到直接对应的解释或定义。“焦”通常指的是干燥、灼热的意思,“螟”是一种小蛾子的通称,常见的有玉米螟等。

但若从字面理解并结合其可能的应用场景来解析的话,这里尝试给出一种解释:如果“焦螟”是指在特定环境(如干旱情况下)下产生的一种害虫,那么它的含义可能是指由于天气或其他条件导致的小型蛾子类害虫。这类生物在不利条件下更加活跃或有害。

基于这个理解,下面提供5个可能的造句:

  1. 为了防止玉米因焦螟而减产,农户需要定期喷洒农药。
  2. 气候变干之后,农田里出现了大量的焦螟,农民们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来控制虫害。
  3.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干旱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更容易吸引焦螟等害虫。
  4. 由于持续的高温和少雨天气,今年出现了特别多的焦螟,这给农作物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5. 农民们正在讨论如何有效应对由气候因素引发的焦螟问题,以减少经济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句子是基于对“焦螟”可能含义的一种假设性描述,并非实际存在的词语。在使用时,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验证信息来源。

分词解释

jiāo

1 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烧~。~土。~头烂额。2 烦躁,着急:~急。~虑。~灼。~躁不安。3 酥,脆:~脆。~枣。4 喻干燥到极点:唇~口燥。~枯。~裂。~渴。5 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炭。~煤。~炼。6 姓。

míng

1 〔~虫〕螟蛾的幼虫,有许多种,如“三化螟”、“玉米螟”等。危害农作物。2 〔~蛉〕❶一种绿色小虫,螟蛉蛾的幼虫。❷喻抱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