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宪三角的拼音、解释、组词

贾宪三角的简介:

gǔ/jià/jiǎ xiàn sān jiǎo/jué
杨辉三角。

  • AI解释

贾宪三角》,又称作“贾宪垛积术”,是中国古代数学家贾宪提出的一种特殊的二项式系数表示方式,它在组合数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该三角形以贾宪的名字命名,展现了从0次方到n次方的各个二项式系数,这些系数可以用于多项式的展开、概率计算等多个领域。

详细解释

  • 结构:《贾宪三角》类似于著名的帕斯卡三角(或称杨辉三角),每一行的数字代表特定次数幂的二项式系数。例如,第一行为1;第二行为1,1;第三行为1,2,1;以此类推。
  • 生成方法:每行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数都是1。从第二行起,每个内部数值等于它上方两个数之和(即左上角与右上角的数字相加)。
  • 应用:《贾宪三角》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游戏,它在组合数学、概率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通过该三角形可以直观地看出展开多项式时各项系数的分布规律。

造句

  1. 在研究古代中国数学成就时,《贾宪三角》为现代数学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
  2. 数学老师用《贾宪三角》向同学们解释了如何快速计算出二项式的各个项的系数。
  3. 通过观察《贾宪三角》,我们能直观地看到多项式展开过程中的规律,这有助于理解更复杂的组合问题。
  4. 科学家利用《贾宪三角》对复杂数据集进行了概率分析,从而得出了更加准确的结果。
  5. 在一个关于概率论的讲座上,老师通过讲解《贾宪三角》来说明二项分布的基本原理。

分词解释

gǔ,jiǎ

1 作买卖的人;商人。古时特指设店售货的坐商:行商坐~。2 卖:余勇可~(比喻还有多余的力量可以使出)。

xiàn

1 法令:~章。~令。~兵。2 指“宪法”:违~。立~。制~。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