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少鹅的拼音、解释、组词

逸少鹅的简介:

yì shǎo/shào é
1.见"逸少白鹅"。

  • AI解释

关于“逸少鹅”,这并非一个直接存在的词汇,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故事。在古代中国书法史上,“逸少”指的是王羲之(303年-361年),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的美誉;“鹅”在这里指的是一只名贵的鹅,与王羲之的著名故事相关联。据传,王羲之曾经临摹了一幅《黄庭经》的石刻拓本,这幅作品原本是由他的好友赠予他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临摹这一作品,他每天观察并临摹一只非常漂亮的白鹅,据说这只鹅姿态优美、动作优雅,王羲之常常在鹅旁驻足观看其游水、戏水的动作,进而从中获得了书写的灵感。后来,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因此大为提高。

造句

  1. 王羲之因为观察了一只名叫“逸少”的白鹅而提升了书法水平。
  2. 人们常说:“‘逸少鹅’的故事启示我们,细心观察自然中的美好事物可以给我们带来创作灵感。”
  3. 在书法艺术领域,“逸少鹅”成为了典故的代名词,用来形容那些通过细致观察自然或生活中的琐碎细节来激发创作热情的例子。
  4. 今天的艺术家们仍然可以从“逸少鹅”的故事中汲取灵感,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的源泉。
  5. 学校里的书法兴趣小组常常会用这个典故激励学生,“像王羲之观察‘逸少鹅’一样细心观察自然和生活中的美。”

以上是基于该故事背景的虚构造句,并非直接来源于历史文献。如果需要更多关于具体书法作品的信息,可以进一步询问相关的内容。

分词解释

1 跑,逃跑,逃~。奔~。2 散失:~散。~史。~事。~闻。3 安闲,安乐:安~。~乐(安乐)。以~待劳。闲情~致。4 超过一般:超~。~兴(xìng )(超逸豪放的兴致)。~趣。~致。~品(超脱绝俗的艺术品)。~珠(特异的珍珠,喻人的品德)。5 隐遁:~士(隐居之士)。~民(a.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b.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亦作“佚民”)。6 放任,不受拘束:~荡。飘~。骄奢淫~。

shǎo,shào

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量。~许。2 缺,不够:缺~。减~。3 不经常:~有。~见。4 短时间:~等。~候。~顷。5 丢,遗失:屋里~了东西。6 轻视:“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é

1 家禽,比鸭子大,颈长,喙扁阔,尾短,体白色或灰色,额部有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颈长,脚大有蹼,善游水:白~。~毛。~卵石。~毛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