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词造句的拼音、解释、组词

遣词造句的简介:

qiǎn cí zào jù
运用词语组织句子。

  • AI解释

遣词造句》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使用语言时能够准确、恰当地选择词汇,并且能够合理地构建句子。这个成语强调了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的语言技巧和能力。

详细解释:

  • :派遣、安排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选择;
  • :指文字,话语;
  • 造句:构造句子。

因此,《遣词造句》一词主要描述的是一个人在说话或写作中能够精心挑选词汇,并合理构建句子的能力。它不仅反映了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还体现了作者或讲话者对语言使用的掌控能力。

造句示例:

  1. 她的文章之所以能获得一等奖,是因为她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遣词造句》技巧。
  2.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合理地选择词汇并构建句子,充分展示了他的《遣词造句》能力。
  3. 一个优秀的作家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精湛的《遣词造句》技巧,这样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4. 她在写日记时总能灵活运用各种词语和短语,《遣词造句》技巧非常出色。
  5. 虽然他年纪轻轻,但在写作上却显得老练成熟,这得益于他在《遣词造句》方面的不懈努力。

分词解释

qiǎn

1 派,送,打发:派~。~送。差(chāi)~。调(diào)~。~返(遣送回到原来的地方)。~散(sàn)。~词(说话、写文章运用词语)。2 排解,发泄:~闷。消~。~兴(xìng)。~怀。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

zào

1 制作,做:制~。创~。~物。~反。~孽。建~。~表。~册。~价。~型。粗制滥~。2 瞎编:胡编乱~。捏~。3 成就:~诣。4 培养:~就。5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甲~。乙~。6 到,去:~访。7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晚~。8 时代,年代:末~。

jù,gōu

1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子。~法。2 〔~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3 量词,用于语言:三~话不离本行(h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