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拼音、解释、组词
心律失常的简介:
xīn lǜ shī cháng
1. 心搏节律在时间或收缩力方向的改变,可源自功能性或器质性原因。
1. 心搏节律在时间或收缩力方向的改变,可源自功能性或器质性原因。
- AI解释
词语《心律失常》的详细解释
心律失常(Arrhythmia),又称为心脏节律异常或异位搏动,指的是心脏跳动的频率、节奏或者模式出现异常。具体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是不规则。正常的心脏节律是由位于右心房的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控制的,它以每分钟60到100次左右的速度发出电信号,使心脏有规律地跳动。
心律失常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 心动过速(Tachycardia):心跳频率超过正常范围,一般指每分钟超过100次。 - 心动过缓(Bradycardia):心跳频率低于60次/分钟。 -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ib)和房扑(Atrial Flutter):心脏的上腔室开始不规则地快速跳动,导致下腔室也不能有效泵血。 - 早搏(Premature Beats)或期前收缩:指心脏在预期时间之外的一次额外跳动。
心律失常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疾病、电解质不平衡、药物副作用、压力和焦虑等。某些情况下可能是良性的,但在其他情况下则可能危及生命。
造句
- 医生建议他定期做心电图检查,以防万一出现任何心律失常的情况。
- 他的心跳一直都很稳定,从没有发生过心律失常的现象。
- 心脏科专家表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等问题。
- 李叔叔最近被诊断为患有房颤,这让他很担心是否会有严重的心律失常现象。
- 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减少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
以上造句旨在展示“心律失常”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心
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律
lǜ
1 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2 约束:~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诗。5 姓。
常
cháng
1 长久,固定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客。时~。经~。3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4 姓。